月经不调怎么治疗

月经不调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激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月经不调通常由内分泌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甲状腺功能异常、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饮食上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减少生冷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持续30-40分钟。体重过重者需控制BMI在18.5-23.9范围内,过度节食者应逐步恢复均衡饮食。
黄体酮胶囊可用于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月经推迟,地屈孕酮片适用于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能调节月经周期。妇科千金胶囊对气血两虚型月经不调有效,益母草颗粒适用于血瘀型经量过少。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肾虚型可服用乌鸡白凤丸配合艾灸关元穴,肝郁气滞型适用逍遥丸搭配柴胡疏肝散。血瘀型推荐少腹逐瘀汤加减,痰湿型常用苍附导痰丸。针灸选取三阴交、血海等穴位,每周治疗2-3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避免长期服用同种方剂。
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适用于卵巢功能减退患者,需连续用药21天后停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月经紊乱,用药期间需监测骨密度。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需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
宫腔镜可切除导致月经增多的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适用于反复经间期出血患者。严重子宫腺肌病可行病灶切除术,保守治疗无效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可选择子宫内膜消融术。术后需定期复查,年轻患者需注意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式选择。
建立月经日记记录周期、经量及伴随症状,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盆浴。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适量补充核桃、亚麻籽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保持会阴清洁,选择透气棉质内裤,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用品。长期未改善或出现严重贫血、剧烈腹痛需及时复查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40岁以上患者应加强子宫内膜病变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