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痒起疙瘩怎么治疗
皮肤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皮肤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包皮痒起疙瘩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外用抗真菌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激光治疗、包皮环切术等方式治疗。包皮痒起疙瘩通常由真菌感染、过敏反应、包皮过长、接触性皮炎、尖锐湿疣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温水清洗包皮及龟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洗后擦干水分,保持会阴部干燥。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避免久坐或穿紧身裤。若合并白色分泌物,可能为念珠菌感染,需配合抗真菌治疗。
克霉唑乳膏可用于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每日涂抹患处1-2次。联苯苄唑乳膏对皮肤癣菌感染有效,需连续使用2-4周。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肤灼烧感等不良反应,过敏体质者慎用。
氯雷他定片适用于过敏引起的包皮瘙痒,可缓解组胺介导的炎症反应。西替利嗪滴剂可用于儿童患者,但需家长注意给药剂量。服用期间可能出现嗜睡副作用,应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二氧化碳激光可祛除病毒性疣体,适用于尖锐湿疣导致的颗粒状赘生物。治疗前需局部麻醉,术后会有短暂红肿反应。需重复进行2-3次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以防传染。
对于反复发作的包皮龟头炎或包茎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过长包皮。传统环切术使用可吸收缝线,术后7-10天拆线。商环套扎术出血量较少,但环体脱落期间需注意消毒护理。
治疗期间应避免抓挠患处,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每日更换消毒内裤,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若疙瘩持续增大、渗液或伴有发热,须及时就诊排查梅毒、疱疹等性传播疾病。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伤口愈合情况,术后1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