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过敏咋办有时候痒怎么回事
皮肤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皮肤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皮肤过敏伴随瘙痒可能由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湿疹、药物过敏反应或日光性皮炎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避免过敏原、冷敷缓解和保湿修复等方式治疗。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直接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引发的炎症反应,常见过敏原包括金属饰品、化妆品或清洁剂。典型表现为接触部位出现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治疗需立即脱离过敏原,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日常建议佩戴防护手套,选择无香精护肤品。
荨麻疹多由食物过敏或感染诱发,特征为突发的风团样皮疹和瘙痒,可能伴有血管性水肿。发病与组胺释放有关,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顽固性病例需联合奥马珠单抗治疗。记录饮食日记有助于识别过敏原,常见致敏食物包括海鲜、坚果等。
湿疹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免疫异常相关。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伴阵发性瘙痒。基础治疗需坚持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急性期可短期应用糠酸莫米松乳膏。避免过度洗浴和温度骤变,贴身衣物选择纯棉材质。

药物过敏通常在用药后24-48小时出现,常见致敏药物包括青霉素、解热镇痛药等。除皮肤瘙痒外可能伴随发热或黏膜损害。确诊后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可缓解严重反应。就医时需携带详细用药史,避免交叉过敏。
紫外线过敏表现为日晒后暴露部位出现红斑、水疱伴灼痒感,多见于光敏感体质者。急性期可用生理盐水湿敷,口服羟氯喹可降低光敏性。日常需严格防晒,选择SPF50+广谱防晒霜,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户外活动。

皮肤过敏期间建议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使用温和无皂基清洁产品。若瘙痒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严重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