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脚后跟疼怎么办
内分泌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内分泌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糖尿病脚后跟疼可通过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糖尿病脚后跟疼通常由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感染等原因引起。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周围神经和血管损伤,引发脚后跟疼痛。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饮食上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绿叶蔬菜,避免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规律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对足部压力较小的运动方式。
糖尿病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足部供血不足,表现为脚后跟冷痛、间歇性跛行。可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贝前列素钠片、西洛他唑片。每日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水温不超过37℃,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交叉双腿,睡眠时垫高下肢。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血管内皮损伤。
神经性疼痛可选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抗神经痛药物。合并炎症时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维生素B12片、甲钴胺片等营养神经药物可辅助治疗。真菌感染需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细菌感染需用莫匹罗星软膏。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超声波治疗可促进局部组织修复,缓解筋膜炎症。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跟骨骨刺效果较好。定制矫形鞋垫能减轻足底压力分布不均,建议选择记忆棉材质。每日进行足部伸展运动,如用毛巾牵拉足底筋膜。冷敷可缓解急性疼痛,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
严重跟骨骨刺可能需行骨刺切除术,顽固性足底筋膜炎可考虑筋膜松解术。血管严重狭窄时需进行血管成形术或旁路移植术。术后需严格伤口护理,监测血糖波动。手术干预需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术后愈合能力,通常作为保守治疗无效后的选择。

糖尿病患者出现脚后跟疼需每日检查足部皮肤有无破损、水疱,穿着透气棉袜和宽松软底鞋。避免赤脚行走,修剪趾甲时不要过短。定期进行神经和血管功能检查,包括10克尼龙丝试验和踝肱指数测定。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4.4-7.0mmol/L,餐后2小时<10.0mmol/L。合并高血压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发现足部红肿热痛或伤口不愈应及时就医,预防糖尿病足溃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