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用洗澡赶走小病
女性日常保健编辑
医颗葡萄
女性日常保健编辑
医颗葡萄
洗澡可通过调节水温、添加草本成分、配合呼吸训练等方式辅助缓解轻微不适。合理利用沐浴能改善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鼻塞等症状,但需注意禁忌症。

温水浸泡有助于缓解肌肉酸痛和关节僵硬,水温控制在38-40摄氏度为宜,时间不超过20分钟。水中可加入适量生姜或艾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蒸汽浴对缓解感冒初期鼻塞有效,浴室密闭后放热水产生蒸汽,呼吸5-10分钟即可。冷热水交替冲洗能增强免疫力,先用40摄氏度热水冲淋3分钟,再用20摄氏度冷水冲30秒,重复2-3次。精油泡澡能舒缓神经紧张,薰衣草或洋甘菊精油滴入3-5滴,水温不宜超过37摄氏度。
皮肤破损、严重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泡澡。饭后1小时内不宜沐浴,空腹状态可能引发眩晕。沐浴后及时补充水分,室温保持温暖避免着凉。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不可仅依赖沐浴疗法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