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需要手术切除

子宫肌瘤是否需要手术切除需根据肌瘤大小、症状严重程度及患者生育需求综合判断。主要评估因素有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引发严重贫血或压迫症状、短期内快速增大、影响生育功能或疑似恶变可能。
当超声检查显示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时,可能压迫膀胱导致尿频或压迫直肠引起便秘。这类患者可考虑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或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药物如米非司酮片、桂枝茯苓胶囊可能暂时控制增长但无法消除肌瘤。
经期出血量过多导致血红蛋白低于80g/L的贫血患者,或非经期持续出血影响生活质量时,子宫动脉栓塞术或宫腔镜下电切术可作为选择。同时需配合琥珀酸亚铁片等补血药物纠正贫血状态。
半年内肌瘤体积增长超过原体积50%需警惕肉瘤变可能,此时建议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前可通过盆腔增强核磁评估血流信号,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性质。
黏膜下肌瘤导致反复流产或不孕时,宫腔镜肌瘤切除术能改善宫腔形态。术后3-6个月子宫肌层愈合后可尝试妊娠,但需警惕孕期子宫破裂风险。
绝经后肌瘤不缩小反而增大伴CA125升高时,需行根治性手术。术中快速病理确诊后可能需扩大手术范围,术后根据病理分期决定是否补充放疗或化疗。
未达手术指征者可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日常避免摄入含雌激素保健品,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能延缓生长。出现经期用卫生巾超过每小时1片、下腹坠胀影响行走等预警症状时应及时复诊。术后患者需定期妇科检查,腹腔镜手术者1个月内避免负重,开腹手术者建议3个月后再开始慢跑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