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心肌梗塞
心胸外科编辑
医语暖心
心胸外科编辑
医语暖心
预防心肌梗塞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调整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合理用药、学习急救知识等方式实现。心肌梗塞通常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相关。
积极干预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是预防核心。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应维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血脂异常者需通过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水果,限制钠盐至5克以内,避免反式脂肪酸。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戒烟可使心血管风险在1年内降低50%,同时需避免二手烟暴露。
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进行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检测。存在家族史者需提前至30岁开始筛查。通过冠脉CT血管造影可早期发现血管狭窄,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高危人群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但需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合并冠心病者需长期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改善心肌供血。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掌握胸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的正确方法,了解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家中可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发病后120分钟内完成血运重建可显著改善预后。建立急救绿色通道联络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冬季注意保暖避免血管痉挛,夏季及时补水防止血液黏稠度增高。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建议家庭成员共同学习心血管健康管理知识,形成相互监督的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