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的保健护理

自发性气胸可通过卧床休息、氧疗支持、避免剧烈运动、监测症状变化、预防感染等方式护理。自发性气胸通常由肺大疱破裂、肺部感染、胸膜腔压力异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采取半卧位减轻膈肌压迫。使用软垫支撑背部,避免患侧卧位导致气体移位。护理期间协助患者完成洗漱、进食等基础活动,减少胸廓活动幅度。若出现心率加快或血氧下降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经鼻导管给予低流量吸氧,流量控制在2-5升/分钟。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避免高浓度氧疗导致吸收性肺不张。氧疗期间保持湿化瓶水位在标准线,每4小时检查导管通畅度。
恢复期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屏气动作及高空作业。循序渐进行走训练从每日10分钟开始,运动时随身携带急救联系卡。指导患者掌握腹式呼吸技巧,咳嗽时用手按压患侧胸部减少震动。
每日记录呼吸频率、胸痛程度及皮下气肿范围。使用疼痛评分量表评估,突发尖锐痛感或咯血提示张力性气胸。教会患者识别气胸复发征兆如肩部放射痛、窒息感等。
胸腔闭式引流期间每日更换敷料,观察引流液性状。穿刺部位用碘伏消毒后覆盖透明敷贴,保持导管固定无牵拉。恢复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促进胸膜修复,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痰液。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术后3个月复查胸部CT评估肺复张情况,随身携带医疗警示手环注明气胸病史。出现胸闷气促症状时立即停止活动并联系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