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的保健护理

气胸患者可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疼痛管理、呼吸训练、体位调整、营养支持等方式进行保健护理。气胸通常由肺大疱破裂、胸部外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胸腔闭式引流是气胸治疗的关键措施,需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折叠或受压。每日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若出现鲜红色液体或气泡突然增多,可能提示活动性出血或肺漏气加重。引流瓶应低于胸腔水平,防止液体逆流。家属需协助患者翻身时固定引流管,避免牵拉脱落。术后48小时内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
气胸引发的胸膜刺激性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塞来昔布胶囊缓解。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以防抑制呼吸。可采用腹式呼吸减轻胸廓运动幅度,降低疼痛程度。疼痛剧烈时需警惕张力性气胸,表现为血压下降、大汗淋漓等休克症状,需立即就医。
急性期后开始渐进式呼吸康复,包括缩唇呼吸和膈肌训练。用鼻缓慢吸气2秒,缩唇如吹口哨般呼气4-6秒,每天3组,每组10次。可配合使用呼吸训练器增强肺活量,预防肺不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长期坚持训练,改善肺功能。
少量气胸取半卧位减轻膈肌压迫,大量气胸或张力性气胸需绝对卧床。引流期间避免患侧卧位,防止引流管压迫胸壁。下床活动时采用渐进式适应,先坐起5分钟无头晕再站立。复发性气胸患者睡眠时可抬高床头30度,减少夜间呼吸困难发作。
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胸肉促进胸膜修复,每日蛋白摄入量1.2-1.5克/公斤体重。维生素C丰富的西蓝花、猕猴桃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少量多餐避免腹胀影响呼吸,限制碳酸饮料摄入减少胃肠胀气。营养不良患者可补充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剂。
气胸患者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吸烟会显著增加复发风险。康复期避免提重物、剧烈咳嗽、潜水或高空飞行等可能引发气压变化的动作。每月复查胸片监测肺复张情况,复发性气胸需考虑胸腔镜手术。保持环境空气流通,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突发胸闷气促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