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贫血疾病都有哪些

血液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91次浏览

关键词: #贫血 #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包括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

1、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轻度贫血、皮肤黏膜出血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轻度降低,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轻度减少。骨髓象显示造血细胞减少,但仍有部分造血功能。治疗上以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注射液为主,同时可配合造血生长因子如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促进造血功能恢复。

2、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较重,患者可出现严重贫血、反复感染和自发性出血等表现。血常规检查显示全血细胞明显减少,骨髓象可见造血细胞显著减少或缺失。该型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常用方案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素软胶囊,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年轻且有合适供者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首选治疗方法。

3、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最严重的类型,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极低,常低于0.2×10⁹/L,极易发生致命性感染。临床表现包括严重贫血、严重出血倾向和反复严重感染。骨髓检查显示造血细胞几乎完全缺失。治疗上需要立即采取强效免疫抑制治疗或紧急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治疗如输血、抗感染等。常用药物包括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环孢素软胶囊和他克莫司胶囊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感染,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饮食上应保证营养均衡,适量补充富含优质蛋白和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和放射线。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骨髓检查,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发热、出血加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