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的运动方法
血液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血液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白血病患者可根据病情稳定程度选择散步、瑜伽、抗阻训练、游泳、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白血病患者运动需在医生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血或感染风险。

每日20-30分钟平地散步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运动时需选择空气清新环境并避开人群密集场所。若出现心悸或关节疼痛应立即停止,血小板低于50×10⁹/L时须暂停。
改良式瑜伽动作能增强肌肉柔韧性,建议选择仰卧位体式避免倒立动作。练习时应使用防滑垫,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期需暂停团体课程。
使用弹力带进行上肢训练可预防肌肉萎缩,单次训练不超过3组且负荷控制在1-2公斤。骨髓抑制期禁止任何负重练习,运动后需检查皮肤有无瘀斑。

恒温泳池中蛙泳可减轻关节压力,水温需保持在28-30℃且单次不超过15分钟。植入输液港或PICC导管患者禁止下水,游泳后需彻底清洁耳道。
24式简化太极拳能改善平衡能力,练习时穿防滑鞋并避开晨露未干时段。接受放疗的患者应避免阳光直射下练习,动作幅度以不引发疲劳为限。

白血病患者运动前后需监测体温和脉搏变化,运动服装应选择柔软透气材质。治疗期间避免公共健身器材使用,餐后1小时再开始运动。若出现持续头晕或异常出汗需立即就医,恢复期患者可每周3次运动并逐步延长单次时长。所有运动计划均需与主治医生保持沟通,定期复查血常规调整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