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内分泌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37次浏览

关键词: #糖尿病 #运动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需注意血糖监测、胰岛素调整、运动强度选择、补糖准备及并发症预防。运动管理要点主要有血糖动态监测、胰岛素剂量个体化、有氧与抗阻结合、应急糖源携带、足部与心血管保护。

1、血糖监测:

运动前中后需频繁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高血糖。运动前血糖低于5.6毫摩尔/升应补充15克碳水化合物,高于13.9毫摩尔/升需检测尿酮体。持续运动超过30分钟建议每30分钟复测血糖,夜间运动后需警惕延迟性低血糖。

2、胰岛素调整:

根据运动时长和强度减少速效胰岛素剂量,通常减少30%-50%。避免运动高峰时段注射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腹部而非四肢。使用胰岛素泵者可设定临时基础率,高强度运动后需持续监测12小时血糖变化。

3、运动强度:

优先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150分钟并配合2次抗阻训练。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70%,自觉疲劳程度维持在12-14级。避免清晨空腹运动及极端环境运动,高强度间歇训练需有专业人员监护。

4、补糖准备:

随身携带15-20克速效糖源如葡萄糖片、含糖饮料。长时间运动需每小时补充30-60克碳水化合物,选择升糖指数中等食物如香蕉。运动后24小时内需增加血糖监测频率,睡前血糖应维持在6.7-10毫摩尔/升。

5、并发症预防:

合并视网膜病变者避免剧烈跳跃运动,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选择减震鞋具。运动前后检查足部有无损伤,环境温度超过30℃时缩短运动时间。合并高血压者运动时血压需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出现胸闷立即终止运动。

1型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运动习惯,每周固定时间进行运动有助于血糖平稳。运动前后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作为能量补充,避免酒精摄入。建议结伴运动并佩戴医疗警示标识,运动日志记录血糖反应和胰岛素用量变化。定期进行运动心肺功能评估,渐进式增加运动量。合并微血管病变者需经专科医生评估后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妊娠期患者运动时需加强胎心监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