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的结肠癌症状亦不一
肛肠科编辑
医语暖心
肛肠科编辑
医语暖心
结肠癌的症状会随着疾病进展而变化,早期可能仅有排便习惯改变或轻微腹痛,进展期可出现便血、肠梗阻,晚期则伴随消瘦、贫血及转移灶症状。

结肠癌早期症状较隐匿,常见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可能伴随间歇性左下腹隐痛。部分患者有粪便隐血阳性或黏液便,症状易与肠易激综合征混淆。此时肠镜检查可发现黏膜表面微小隆起或溃疡,病理活检能确诊。早期发现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预后较好。
肿瘤增大后出现典型便血,血液多呈暗红色与粪便混合。左半结肠癌易引发肠腔狭窄导致排便困难、粪便变细,右半结肠癌则以贫血、乏力为主要表现。腹部可触及包块,伴有持续性钝痛。肠梗阻发生时出现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需急诊手术解除梗阻。此阶段治疗需结合根治性手术与辅助化疗。
晚期患者出现明显体重下降、恶病质,贫血程度加重。肿瘤转移至肝脏时引发肝区疼痛、黄疸,转移至腹膜可引起腹水,肺转移表现为咳嗽咯血。骨转移导致病理性骨折,脑转移伴随头痛呕吐。此时以姑息治疗为主,包括肠造瘘改善梗阻、靶向药物控制转移灶生长、营养支持治疗等。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多伴有家族史。溃疡型结肠癌易发生大出血,浸润型易引发肠腔狭窄。黏液腺癌患者粪便中可见大量胶冻状黏液。这些特殊类型需通过基因检测、影像学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
肿瘤穿孔会导致急性腹膜炎,表现为全腹压痛、肌紧张。肠套叠多见于右半结肠肿瘤,引发阵发性绞痛和果酱样便。肿瘤侵犯输尿管可引起肾积水,侵犯膀胱导致血尿。这些并发症需紧急处理,如穿孔修补术、输尿管支架置入等。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检查,有家族史者应提前筛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排便异常或不明原因贫血时需及时就诊。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