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护理工作该怎么办

贫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原发病、预防感染、定期监测等方式护理。贫血通常由铁摄入不足、慢性失血、造血功能障碍、维生素缺乏、遗传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等含血红素铁较高,吸收率优于植物性铁。西蓝花、菠菜等深色蔬菜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可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避免浓茶、咖啡与餐同食,其中的多酚类物质会抑制铁吸收。长期素食者需注意豆类、坚果等植物蛋白的均衡搭配。
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铁剂宜在两餐间服用,与维生素C同服可提升吸收率,但需避免与钙片、抗酸药同服。服药期间可能出现黑便、胃肠道不适等反应,通常无需停药。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补铁3-6个月以补充储存铁。
月经过多引起的贫血需排查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可配合使用宫血宁胶囊、断血流片等止血药物。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进行胃镜肠镜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用阿莫西林胶囊联合克拉霉素片根治。肾性贫血需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骨髓异常增生患者可能需地西他滨注射液等去甲基化治疗。
重度贫血患者免疫力较低,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流感季节前可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口腔感染。卧床患者需定时翻身,骨突处涂抹赛肤润液体敷料预防压疮。出现发热症状时及时查血常规,避免擅自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出血风险。
治疗期间每1-2周复查血常规观察网织红细胞变化,血红蛋白稳定后改为每月检测。地中海贫血患者需每年检查铁蛋白预防继发性血色病,必要时行去铁胺注射液治疗。长期服用铁剂者每3个月检查肝肾功能,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需定期骨髓穿刺评估造血功能。
贫血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悸气促。冬季注意四肢保暖改善末梢循环,沐浴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防止烫伤。烹饪使用铁锅可增加膳食铁含量,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育龄期女性建议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片,合并胃部疾病者可选择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减少刺激。若出现头晕加重、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