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的主要分类是什么

血液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304次浏览

关键词: #血友病

血友病主要分为血友病A、血友病B和获得性血友病三类。血友病A由凝血因子Ⅷ缺乏引起,血友病B由凝血因子Ⅸ缺乏导致,获得性血友病则与自身抗体抑制凝血因子功能有关。

1、血友病A

血友病A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血友病病例的80%。由于X染色体上的F8基因突变导致凝血因子Ⅷ合成障碍,患者表现为关节、肌肉自发性出血或外伤后prolongedbleeding。典型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皮下淤斑,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治疗需定期输注重组凝血因子Ⅷ浓缩剂或血浆源性因子Ⅷ,如人凝血因子Ⅷ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等。

2、血友病B

血友病B又称Christmas病,由F9基因缺陷引起凝血因子Ⅸ缺乏,约占血友病的15%。临床表现与血友病A相似但程度较轻,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术后出血异常。治疗需使用凝血因子Ⅸ替代制剂,如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Ⅸ、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等。长期反复出血可能导致targetjoint等并发症,需配合物理康复治疗。

3、获得性血友病

获得性血友病属于非遗传性疾病,因机体产生抗凝血因子Ⅷ的自身抗体导致后天性凝血功能障碍。常见于老年人、产后女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表现为突发皮下大片淤斑、黏膜出血等。诊断需检测凝血因子抑制物滴度,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如醋酸泼尼松片、注射用环磷酰胺等,急性出血时需使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制剂。

血友病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定期进行凝血功能监测和关节超声评估。日常饮食应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西蓝花、菠菜等蔬菜,出血发作期需限制活动。建议患者随身携带疾病说明卡,家长需特别关注儿童患者的关节保护,所有治疗均须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规范进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