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检查

肝硬化腹水检查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腹腔穿刺检查和内镜检查等。肝硬化腹水可能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下肢水肿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可发现患者腹部膨隆呈蛙腹状,触诊有波动感,叩诊出现移动性浊音。严重者可伴随脐疝形成或阴囊水肿。体格检查是初步判断腹水存在的重要方法,但无法确定腹水性质和病因。
腹部超声能检测100毫升以上的腹水,可评估腹水量和分布情况,同时观察肝脏形态变化。CT检查能更精确量化腹水,显示门静脉系统侧支循环,鉴别恶性肿瘤性腹水。影像学检查对肝硬化分级和并发症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血常规可能显示脾功能亢进相关的三系减少。肝功能可见白蛋白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功能异常反映肝脏合成能力下降。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测定有助于区分门脉高压性腹水与其他类型腹水。
诊断性穿刺抽取腹水进行常规、生化、细胞学及细菌培养检查。漏出液外观清亮,比重低于1.016,白细胞计数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腹水混浊,中性粒细胞计数超过250个/μl。该检查对明确腹水性质和指导治疗至关重要。
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预测破裂出血风险。结肠镜检查可排除肠道肿瘤等继发因素。内镜检查对评估门脉高压严重程度和制定预防出血方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确诊肝硬化腹水后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2克以内。适当补充优质蛋白但避免过量诱发肝性脑病。记录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监测腹围增减。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肾功能药物。出现发热、腹痛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遵医嘱规范使用利尿剂,定期复查电解质和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