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症状及注意事项
传染科编辑
医点就懂
传染科编辑
医点就懂
肺结核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热等,注意事项包括隔离治疗、规范用药、定期复查等。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需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循医嘱。

肺结核患者早期常出现持续性咳嗽,咳嗽时间超过两周且逐渐加重。咳嗽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肺部炎症刺激有关,通常表现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色黏液痰。随着病情进展,咳嗽可能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肺结核患者咳痰多为白色黏液痰,病情加重时可出现黄绿色脓性痰或血丝痰。咳痰可能与肺部组织坏死、炎症渗出有关,通常伴随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症状。治疗需规范使用乙胺丁醇片、链霉素注射液等药物,避免随地吐痰以减少传播风险。
肺结核患者出现咯血多因病变累及肺部血管导致血管破裂,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大量鲜红色血液。咯血可能伴随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窒息。治疗需立即卧床休息并头偏向一侧,遵医嘱使用止血敏注射液、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等药物,必要时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肺结核患者胸痛多为病变累及胸膜引起的钝痛或刺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胸痛可能与胸膜粘连、胸腔积液有关,通常伴随呼吸受限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同时配合抗结核治疗,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胸痛。
肺结核患者发热多为午后低热,体温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夜间可自行退热。发热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释放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有关,通常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治疗需保持充足休息,遵医嘱使用抗结核药物,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掩盖病情。

肺结核患者需严格隔离治疗直至痰菌转阴,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饮食应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摄入,适量补充牛奶、鸡蛋、瘦肉等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和痰涂片复查。居住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被褥衣物经常晾晒消毒。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视力模糊等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