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急性肝炎

传染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115次浏览

关键词: #肝炎 #急性肝炎

预防急性肝炎可通过接种疫苗、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谨慎使用药物及定期体检等方式实现。急性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酒精或药物损伤等因素引起,及时干预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1、接种疫苗

甲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手段。甲肝疫苗适用于儿童及高风险人群,乙肝疫苗需按0-1-6月程序接种三针。疫苗接种后需检测抗体水平,确保免疫效果。未接种疫苗者应避免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

2、饮食卫生

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生食贝类等高风险食物,饮用煮沸水或瓶装水。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达标餐厅,水果蔬菜需彻底清洗。甲肝病毒可通过粪口传播,集体用餐时建议分餐制。变质发霉食物可能含黄曲霉毒素,须立即丢弃。

3、阻断传染源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美容纹身需选择消毒规范机构。乙肝、丙肝病毒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性行为需使用安全套。接触感染者血液后应立即清洗消毒,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

4、慎用药物

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炎,须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服用中草药偏方,何首乌、土三七等具有肝毒性。长期服药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出现乏力、黄疸需及时停药就医。

5、定期筛查

高危人群每6-12个月检查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乙肝携带者需监测病毒载量,必要时抗病毒治疗。接触肝炎患者后2周内可检测IgM抗体,早期发现感染。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应进一步排查病因。

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肝脏代谢能力,成年人每日睡眠不少于7小时。饮食需控制高脂高糖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E。避免酗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出现食欲减退、尿色加深等疑似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肝功能与病原学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