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炎的中医药草是什么

传染科编辑 医路阳光
316次浏览

关键词: #肝炎 #中医

治疗肝炎可使用的中医药草主要有茵陈、垂盆草、虎杖、叶下珠、五味子等。肝炎多由病毒感染、药物损伤、酒精刺激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中医药草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一、茵陈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型肝炎。其有效成分可促进胆汁分泌,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常与栀子、大黄配伍使用,改善黄疸和腹胀症状。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胃肠不适。

二、垂盆草

垂盆草能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对急性肝炎转氨酶升高有明显改善作用。现代研究显示其可抑制肝炎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损伤。多与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同用,但孕妇及低血压患者禁用。

三、虎杖

虎杖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效,适用于淤胆型肝炎。所含大黄素能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缓解肝区疼痛。常配伍丹参、郁金增强疗效,使用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抗凝药物同服。

四、叶下珠

叶下珠在印度传统医学中用于治疗乙肝,具有抗病毒和保肝作用。其提取物可抑制乙肝表面抗原表达,改善肝纤维化。多制成胶囊或煎剂使用,但可能引起轻度腹泻,需控制剂量。

五、五味子

五味子能降低转氨酶、促进肝细胞修复,适用于慢性肝炎。其木脂素成分可抗氧化应激,减少肝细胞凋亡。常与柴胡、白芍配伍制成复方制剂,但发热患者慎用,可能加重口干症状。

肝炎患者使用中医药草时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配伍。日常应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摄入西蓝花、红枣等护肝食物;戒酒并控制体重,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若出现恶心呕吐或皮肤瘙痒加重应及时就医。中药治疗需持续3-6个月,期间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换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