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黄疸有什么危害和严重性

成人黄疸可能提示肝胆疾病、溶血性疾病或代谢异常,严重时可导致肝功能衰竭、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黄疸的危害主要与病因及胆红素水平相关,未及时干预可能造成不可逆器官损伤。
长期高胆红素血症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纤维化进展。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黄疸可能伴随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需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严重时需人工肝支持治疗。酒精性肝病引发的黄疸需严格戒酒并配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干预。
胆管结石或肿瘤压迫导致的梗阻性黄疸可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陶土样便和皮肤瘙痒,需通过ERCP取石或胆管支架置入解除梗阻,必要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淤积。胰腺癌引发的黄疸往往需手术切除治疗。
急性溶血性贫血引起的黄疸可能伴随血红蛋白尿和寒战高热,大量游离胆红素可导致肾小管堵塞。需立即输注洗涤红细胞纠正贫血,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抑制免疫性溶血,重症需血浆置换治疗。
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时,未结合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沉积在基底核,引发胆红素脑病。患者可能出现嗜睡、肌张力增高甚至抽搐,新生儿期发病可遗留听力障碍等后遗症,成人病例需紧急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胆汁淤积会影响维生素K吸收,导致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不足。患者表现为牙龈出血或皮下瘀斑,需肌注维生素K1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严重出血时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
成人出现黄疸应即刻就医排查病因,每日监测皮肤黄染程度变化,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胆汁淤积。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饮水有助于代谢废物排出,但根本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黄疸伴意识改变、持续高热或呕血等表现时须急诊处理,妊娠期黄疸可能提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需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