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按摩的穴位是什么

养生知识编辑 健康陪伴者
194次浏览

关键词: #按摩 #穴位

除湿按摩穴位主要有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承山等。这些穴位通过刺激经络有助于促进体内湿气排出,改善因湿气过重引起的肢体困重、食欲不振等症状。

1、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按摩该穴位可健脾和胃、化湿通络,适用于湿浊内阻导致的腹胀、腹泻。操作时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力度以酸胀感为宜,每次持续3-5分钟。长期坚持有助于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2、丰隆

丰隆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两横指处。该穴位为祛湿要穴,主治痰湿壅盛引起的头晕胸闷。按摩时可用掌根顺时针揉按,配合艾灸效果更佳。注意孕妇及下肢水肿者慎用。

3、阴陵泉

阴陵泉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属脾经合穴。刺激该穴能利水渗湿,缓解下肢浮肿、小便不利。建议用拇指关节从下往上推按,每日2次,每次50-100下。按摩前后饮用温开水可加强代谢。

4、三阴交

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为肝脾肾三经交汇处。按摩可调和气血、祛湿通经,改善女性带下量多。操作时用食指中指并拢点按,配合呼吸缓慢加压。月经期及妊娠期禁用。

5、承山

承山穴在小腿后侧腓肠肌肌腹下凹陷处,属膀胱经。该穴能升阳化湿,对湿邪下注导致的腰腿沉重有效。可用拇指与食指捏拿腓肠肌同时按压穴位,力度以耐受为度。高血压患者宜轻刺激。

除穴位按摩外,建议日常避免久居潮湿环境,穿着透气衣物,饮食上可适量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若湿气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关节变形,应及时就医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按摩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空腹或饱餐后立即操作,皮肤破损处禁止按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