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膜素的效果和作用
消化内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消化内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胃膜素主要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肠疾病,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中和胃酸、形成保护膜、促进黏膜修复等。
胃膜素是一种从猪胃黏膜提取的天然多糖蛋白复合物,口服后能在胃内形成黏稠胶状保护层,直接覆盖于溃疡面,隔绝胃酸和胃蛋白酶对受损组织的侵蚀。该药物可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黏液,增强黏膜屏障功能,同时促进前列腺素合成,改善局部微循环。对于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胃膜素能快速缓解上腹疼痛、反酸等症状。长期使用可帮助慢性溃疡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缩短愈合周期。部分消化不良患者服用后,胃肠蠕动功能得到改善,腹胀嗳气症状减轻。
使用胃膜素期间可能出现轻度便秘,与药物在肠道形成的凝胶层减缓肠蠕动有关。肠梗阻患者禁用该药物,避免加重肠道堵塞。胃膜素会干扰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需间隔两小时服用。胃出血急性期应配合抑酸药共同治疗,单用胃膜素止血效果有限。储存时需避光防潮,若出现结块变质则禁止使用。
建议餐前半小时空腹服用胃膜素,使药物充分附着于胃壁。治疗期间避免饮酒及辛辣刺激饮食,规律进食有助于维持胃黏膜保护层的完整性。若服药两周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呕血黑便等严重情况,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调整治疗方案。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进行根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