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偏高是癌症吗?你需要做什么样的检查?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417次浏览

关键词: #甲胎蛋白 #癌症

甲蛋白是医学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是糖蛋白。对肝病患者来说应该不知道。甲蛋白主要来源于胚胎干细胞,胎儿离开母体大约两周,甲蛋白会从血液中消失,所以大人也没有合成甲蛋白的能力,所以我们体内血清中甲蛋白的含量只有20ng/ml。

甲胎蛋白与肝脏疾病、肝癌和多种肿瘤疾病密切相关,医学上甲胎蛋白主要用于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判断肝癌况、检测疗效和肿瘤复发等。虽然说只判断甲蛋白是否患癌症是不正确的,但甲蛋白的价值也与疾病有关。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多数大于500微克/升;肝硬化、肝炎患者及个别疾病也可能使甲胎蛋白大于1000微克/升。甲胎蛋白浓度越高,预后越差。

那么,甲胎蛋白偏高多少是癌呢?

很多人听说甲胎蛋白跟肝癌有着密切联系后,都会担心自己的甲胎蛋白指数偏高,是不是已经患癌。如果有肝癌,甲类蛋白可能会变高,但单纯的甲类蛋白变高,能判断是否有肝癌,甲类蛋白变高到某个指数不是癌症,没有什么病只要看一个数值就能判断,需要多方面的检查。根据化学发光法,甲胎蛋白的正常值约为0~9微克/升。结合影像学,如果影像学中有超声波肝胆的CT,或者NRCT提示肝脏占有病变,则认为有原发性肝肿瘤病变。

但甲胎蛋白超过200微克/升,至少持续8周,根据影像学的检查结果,我们也怀疑该人有肝肿瘤病变,可能是肝癌。但甲胎蛋白的升高有些是其他原因,可能是非肿瘤的原因,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胚胎瘤、消化道癌。或者妊娠的妇女;还有性腺的肿瘤,例如畸胎瘤、睾丸瘤等都会导致甲胎蛋白的指数异常偏高,所以要结合到影像学之类的这些检查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