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的越低越好吗

内分泌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1001次浏览

关键词: #血糖

血糖控制并非越低越好,需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低血糖风险。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通常为空腹4.4-7.0mmol/L、餐后2小时<10.0mmol/L,具体需根据年龄、并发症等情况个体化调整。

血糖过低可能导致心悸、出汗、意识模糊等低血糖反应,严重时可引发昏迷甚至死亡。长期严格控制血糖可能增加低血糖事件概率,尤其对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风险更高。部分研究显示,过度追求低血糖值与全因死亡率上升存在关联。血糖管理需平衡高血糖并发症与低血糖风险,避免极端化控制。

部分特殊人群如孕妇、青少年或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目标可能更严格,但仍需警惕低血糖。1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绝对缺乏,低血糖风险更高,需更谨慎设定控糖目标。某些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本身,使用不当易诱发低血糖,需加强血糖监测。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过度控糖。日常注意均衡饮食,规律运动,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应急。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15-20克葡萄糖,严重者需及时就医。血糖控制应以安全为前提,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目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