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的诊断

心理健康科编辑 医心科普
360次浏览

关键词: #厌食症 #诊断

厌食症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心理评估综合判断,主要依据包括体重显著低于正常范围、对体重增加的强烈恐惧、体像障碍等核心特征。诊断标准通常参考《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或《国际疾病分类》中关于神经性厌食的条目。

1、临床症状评估

患者通常表现为持续拒绝维持最低正常体重,体重指数常低于17.5kg/m²。伴随对进食的刻意限制,可能采用催吐、过度运动或滥用泻药等方式控制体重。体像障碍表现为即使明显消瘦仍固执认为自己肥胖,部分患者出现月经停止或性欲减退等内分泌紊乱。

2、体格检查指标

医疗检查可发现心动过缓、低血压、体温过低等生命体征异常。实验室检查常见贫血、白细胞减少、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出现低钾血症或肝功能异常。骨密度检测可能显示骨质疏松,心电图可见QT间期延长等心脏传导异常。

3、心理行为特征

患者普遍存在对食物热量的过度关注,常伴有强迫性运动行为。情绪方面易出现抑郁、焦虑或社交退缩,部分合并完美主义人格特质。认知评估显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判断力受损,拒绝承认体重过低的严重性。

4、鉴别诊断要点

需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炎症性肠病等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体重下降。与暴食症的区别在于是否伴随清除行为,与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体像扭曲。抑郁症伴发的食欲减退通常无主动追求消瘦的行为动机。

5、多学科协作流程

初筛可由全科医生通过简易问卷完成,确诊需精神科医生结合病史采集与标准量表评估。营养师负责评估营养不良程度,内分泌科协助处理代谢并发症。重症患者需组建包含心理治疗师、社工在内的治疗团队。

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避免体重测量等环节触发焦虑。建议采用动机访谈技术建立信任关系,家庭成员提供的病史信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确诊后应制定阶梯化干预方案,轻度病例可门诊随访,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率低于40次/分或血钾低于2.5mmol/L需立即住院治疗。长期管理需定期监测骨密度、心电图及电解质,心理治疗应贯穿全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厌食症的饮食
下一篇:恐怖症的诊断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