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的饮食

心理健康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510次浏览

关键词: #厌食症

厌食症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易消化食物、补充营养制剂、少量多餐等方式改善营养摄入。厌食症可能与心理因素、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神经性厌食、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症状。

一、调整饮食结构

优先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羹、牛奶、鱼肉泥等。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将主食改为软烂的粥类或面食,搭配蒸煮的蔬菜和肉类。烹饪时减少用油量,采用炖、煮、蒸等易消化方式。

二、选择易消化食物

推荐香蕉、苹果泥、南瓜糊等柔软食物,可加入少量坚果粉增加热量。乳制品选择低乳糖的酸奶或舒化奶,豆制品以豆腐脑、豆浆为主。胃肠功能较弱时可暂时用营养米粉替代部分主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三、补充营养制剂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粉剂如安素、能全素等,或口服维生素复合制剂如善存片。严重营养不良时可短期使用蛋白粉补充剂,但需监测肝肾功能。锌制剂如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有助于改善味觉敏感度。

四、少量多餐

将每日三餐改为5-6次小份进食,每次摄入量控制在100-200克。餐间可补充坚果、奶酪等高能量零食。进食环境需安静舒适,避免进食时分心。记录饮食日记帮助掌握实际摄入情况,必要时使用计量餐具。

五、心理行为干预

认知行为治疗可改善病理性体像认知,家庭治疗有助于建立健康的进食氛围。音乐疗法、正念饮食训练能降低进食焦虑。严重病例需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如盐酸氟西汀胶囊,但须警惕药物对食欲的抑制作用。

厌食症患者需建立规律的进食时间表,每日保证1.5-2升水分摄入。营养补充应循序渐进,每周体重增长控制在0.5-1公斤为宜。家属需密切监测患者进食情况,避免强迫喂食引发抵触。定期进行血常规、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出现心率失常、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时需立即就医。长期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温和运动如散步、瑜伽,帮助重建正常代谢节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