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尿积存

尿积存是指尿液在膀胱内无法正常排出的病理状态,可能由尿道梗阻、神经源性膀胱、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急、下腹膨隆等症状。
尿积存通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尿积存发病突然且疼痛明显,患者常因完全无法排尿而急诊就医,常见于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尿道结石嵌顿等情况。慢性尿积存发展较缓慢,排尿后膀胱内仍残留较多尿液,长期可能导致肾积水或尿路感染,多见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患者。机械性梗阻如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会直接阻碍尿液流出,而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则会影响膀胱收缩功能。部分抗胆碱能药物、麻醉剂也可能暂时抑制膀胱逼尿肌功能导致尿积存。体检可触及胀大的膀胱,超声检查能准确测量残余尿量,尿流动力学检查有助于判断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类型。
建议存在排尿异常的人群避免憋尿,减少咖啡因及酒精摄入,定时规律排尿。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需遵医嘱进行间歇导尿,前列腺增生患者可考虑服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或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若出现发热伴排尿困难可能继发尿路感染,需及时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长期尿积存可能损害肾功能,需定期监测泌尿系统超声和肌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