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积存如何治疗

尿积存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导尿、药物治疗、膀胱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尿积存通常由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尿道狭窄、膀胱结石、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尿积存患者应避免长时间憋尿,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限制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减少对膀胱的刺激。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尿路感染。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有助于改善膀胱功能。
对于急性尿潴留患者,导尿是快速缓解症状的有效方法。导尿可分为留置导尿和间歇性导尿两种方式。留置导尿适用于短期需要持续引流的情况,间歇性导尿更适合长期管理。导尿操作需严格无菌,防止尿路感染。导尿期间应监测尿量、尿色变化,出现血尿或发热需及时就医。
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能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肌肉,改善排尿。M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托特罗定片可减少膀胱过度活动。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片适用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积存。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用于合并尿路感染的情况。使用药物需遵医嘱,注意可能出现头晕、口干等副作用。
膀胱训练通过制定排尿时间表,逐步延长排尿间隔,帮助恢复膀胱正常功能。开始时每2小时排尿一次,逐渐延长至3-4小时。训练期间记录排尿日记,包括排尿时间、尿量、尿急程度等信息。结合盆底肌锻炼效果更佳。训练需坚持4-12周,过程中避免用力排尿,防止膀胱压力过高。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颈切开术可解除膀胱出口梗阻。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可考虑膀胱扩大术或尿流改道术。术前需全面评估手术适应症和风险。术后需留置导尿管,密切观察排尿情况,预防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
尿积存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和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西蓝花等,预防便秘。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和尿流率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排尿困难加重、发热、腰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长期尿积存可能导致肾积水等严重并发症,需积极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