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心律失常需要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患者需注意监测心率变化、规律用药、避免诱发因素、调整生活方式及定期复查。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
建议每日定时测量静息心率并记录,可使用家用便携式心电监测设备。若发现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或超过100次/分,或出现明显节律不齐,应及时就医。夜间突发心慌醒转时需立即测量脉搏,观察是否伴随冷汗、胸痛等危象。
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出血倾向,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若需调整用药方案,应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逐步替换。
戒烟限酒,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避免浓茶、咖啡等含咖啡因饮品,控制每日咖啡因摄入在200毫克以内。保持情绪稳定,急性焦虑发作时可尝试腹式呼吸训练。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寒冷刺激诱发冠状动脉痉挛。
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深海鱼类、坚果摄入,每日钠盐控制在5克以下。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220-年龄)×60%。保证7-8小时睡眠,睡前2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
每3-6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房颤患者需监测INR值。植入起搏器患者每半年检测设备工作状态。出现新发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征兆时,需提前复查心肌酶谱和BNP指标。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基础疾病和用药信息。
心律失常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每日症状、用药及心率数据。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常备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避免参与高空作业、潜水等高风险活动,乘坐飞机前应咨询医师评估风险。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控制相关指标,定期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