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监测心率、遵医嘱用药、避免诱因、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情绪波动、遗传因素等有关。
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选择低盐低脂食物,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每次30分钟,每周3-5次,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最大心率的60%。
学会自测脉搏,每日早晚在安静状态下测量桡动脉搏动1分钟,记录心率与节律。使用家用心电图仪或智能手环监测时,注意设备需通过医疗器械认证。发现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或超过120次/分,或出现明显心律不齐时应及时就医。
严格按处方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不可自行调整剂量。了解药物可能引起的口干、头晕等副作用,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出现药物过敏或新发心悸症状需立即复诊。
控制情绪波动,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室内温度在20-24℃之间,寒冷天气外出注意保暖。慎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避免接触尼古丁等刺激物质。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空腹血糖维持在6.1mmol/L以下。
每3-6个月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病情变化。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应每1-2年复查冠脉CT,安装起搏器者需按时程控检测设备工作状态。
日常可适量食用富含钾镁的香蕉、菠菜等食物,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洗澡水温不宜超过40℃,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建议制作心律失常发作记录卡,详细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和持续时间,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外出时携带病历卡和常用药物,避免单独进行游泳、登山等高风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