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东西卡住了怎么办?

儿科编辑 医颗葡萄
312次浏览

孩子被异物卡住时可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拍背法、胸部冲击法、人工呼吸、就医处理等方式急救。异物卡喉通常由进食过快、食物过大、玩具误吞、口腔控制力弱、喉部结构特殊等原因引起。

1、海姆立克急救法

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施救者从背后环抱患儿,一手握拳抵住其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5次。该方法通过增加腹腔压力促使异物排出,操作时需注意力度避免肋骨骨折。若患儿失去意识须立即转为心肺复苏。

2、拍背法

适用于1岁以下婴儿。将婴儿面部朝下置于前臂,头部低于胸部,用手掌根部连续快速拍击肩胛骨连线中点5次。拍击后检查口腔取出可见异物,无效时转为胸部按压法。家长需注意固定婴儿颈部避免摇晃,拍击力度以能使婴儿咳嗽为宜。

3、胸部冲击法

婴儿拍背无效时采用。翻转婴儿仰卧于大腿,两指按压胸骨下半段5次,深度约4厘米。与拍背法交替进行直至异物排出。家长需观察婴儿面色变化,出现紫绀或意识丧失时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呼叫急救。

4、人工呼吸

当患儿无自主呼吸时实施。清理口腔后捏住鼻子,对婴儿采用口鼻覆盖法吹气,儿童采用口对口法,每次吹气1秒见胸廓抬起。连续2次人工呼吸后检查脉搏,无脉搏需配合胸外按压。家长需确保气道开放,吹气量以胸廓明显起伏为度。

5、就医处理

适用于深度嵌顿异物或急救无效时。喉镜或支气管镜能取出气道深处异物,可能需使用异丙酚镇静。严重者需气管切开。家长送医时应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哭闹导致异物移位。疑似花生等植物性异物滞留超过24小时可能引发化学性肺炎。

日常生活中家长需将坚果、果冻等高风险食物切成小块,避免给幼儿喂食整粒葡萄、爆米花。选择适龄玩具,教育儿童进食时不跑跳说笑。定期参加急救培训,家中常备急救手册。若孩子频繁发生呛咳需排查喉软骨软化等先天性疾病,必要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