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是挠耳朵是怎么回事?

宝宝总是挠耳朵可能与耳部湿疹、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或过敏反应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部瘙痒、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耵聍取出等方式干预。
耳部湿疹多因汗液刺激或过敏原接触导致,表现为耳廓或耳周皮肤红斑、脱屑。建议家长用温水轻柔清洁后,遵医嘱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氧化锌软膏。避免抓挠可减少继发感染,哺乳期母亲需排查饮食中的过敏原。
外耳道炎常由细菌感染或掏耳损伤引起,伴随耳痛、黄色分泌物。需就医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家长应避免自行清理耳道,保持耳部干燥,洗澡时可用棉球堵住外耳道防止进水。
急性中耳炎多继发于感冒,宝宝可能出现发热、拒奶及频繁抓耳。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抗感染,配合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哺乳时保持头高位有助于减轻耳压,发现耳道流脓需立即就诊。
耵聍积聚可能因耳道狭窄或清理不当造成,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医生会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冲洗取出。家长不要用棉签深掏,定期用婴儿专用挖耳勺清理可见部位即可。
食物或尘螨过敏可能引发耳部瘙痒,常伴面部皮疹。可口服氯雷他定糖浆缓解症状,同时排查牛奶、鸡蛋等常见致敏食物。保持卧室通风,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能减少螨虫接触。
日常需注意观察宝宝挠耳频率是否伴随哭闹、发热等症状,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湿巾擦拭耳部。哺乳期母亲应限制辛辣饮食,选择纯棉质地的婴儿帽减少摩擦刺激。若耳周皮肤出现溃烂或渗液持续3天未改善,需及时到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避免盲目使用偏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