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三种途径传染。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常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口腔疱疹等症状。
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体内,在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传播。家长需注意患儿在发病期间应佩戴口罩,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
直接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疱疹液或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可能导致感染。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家长需注意患儿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物品要单独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护理患儿后要及时洗手,保持手部卫生。
病毒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源或食物后经口进入人体。婴幼儿更换尿布时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家长需注意处理患儿粪便后要彻底洗手,患儿使用的马桶要定期消毒。在流行季节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日常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膳食以增强免疫力。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