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如何治疗颈椎病
骨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骨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通过刺激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调节神经功能。常用方法包括毫针针刺、电针、温针、穴位注射等,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

毫针针刺是基础治疗手段,选取风池、肩井、天柱等颈部穴位,配合远端取穴如合谷、后溪,通过提插捻转手法疏通经络。电针在传统针刺基础上叠加脉冲电流,能增强镇痛效果,适用于疼痛明显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温针将艾绒缠绕针柄点燃,通过热力渗透驱散寒湿,对风寒痹阻型颈椎病效果显著。穴位注射将维生素B12、当归注射液等药物注入阿是穴,兼具针刺与药物双重作用。部分患者可配合刺络拔罐,在局部瘀血点放血后拔罐,促进炎性物质代谢。
针灸治疗期间需避免颈部受凉,睡眠时选择高度适宜的枕头。急性发作期应减少低头动作,可配合热敷缓解肌肉紧张。治疗10-15次为1个疗程,多数患者2-3个疗程后症状改善。若出现头晕恶心等椎动脉型症状,或上肢麻木加重等神经压迫表现,应及时复查颈椎MRI。日常可做米字操等颈部舒缓运动,游泳、放风筝等仰头运动有助于颈椎生理曲度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