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核心症状是
神经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神经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核心症状包括刻意限制进食、体像障碍、体重显著下降、过度运动及内分泌紊乱。该疾病属于进食障碍的一种,可能由心理、社会、生物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引发。

患者对食物摄入存在极端控制行为,表现为拒绝维持正常体重所需热量,常采用严格节食、回避高热量食物等方式。部分患者可能伪装进食或隐匿性丢弃食物,伴随对食物成分与热量的强迫性计算。这种行为模式会导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引发低血糖、低钾血症等代谢问题。
患者对自身体型存在扭曲认知,即使体重低于正常标准仍强烈恐惧增重。这种症状表现为对特定身体部位的过度关注,如反复测量腰围、频繁照镜检查等。体像评估障碍可能与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有关,常合并焦虑情绪,严重时可诱发自伤行为。
患者体重常低于同龄人正常值15%以上,BMI多低于17.5kg/m²。体重下降伴随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等体征,可能出现皮肤干燥、毛发脱落等营养不良表现。儿童青少年患者会出现生长发育迟滞,女性患者可表现为继发性闭经。

超过50%患者存在强迫性运动行为,表现为不受环境限制的过量体力活动,如深夜跑步、进食后立即运动等。这种运动具有补偿性特征,常与进食行为形成病态关联。过度运动可能加重骨质疏松风险,导致应力性骨折等运动损伤。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受抑制是典型表现,女性患者出现闭经,男性患者表现为性欲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样改变常见,如基础代谢率下降、畏寒等。皮质醇水平升高可能诱发水钠潴留,出现外周性假性水肿。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营养支持与心理行为治疗,建议家属避免对患者进食行为过度干预,可协助记录饮食日记并定期监测体重变化。营养补充应循序渐进,初期以易消化高蛋白食物为主,如蒸蛋羹、鱼肉泥等,配合维生素B族和锌制剂改善代谢。心理治疗需持续进行认知行为矫正,帮助重建健康饮食观念。若出现心率低于40次/分或血钾低于2.5mmol/L等危急情况,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