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夜盲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眼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28次浏览

关键词: #夜盲症

夜盲症主要由维生素A缺乏、视网膜病变、遗传因素或眼部外伤导致,需针对性补充营养、治疗原发病或手术干预。

1.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A是合成视紫红质的关键原料,长期摄入不足会导致视网膜感光功能下降。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富含维生素A,每日建议摄入量成人男性900μg、女性700μg。慢性腹泻或脂肪吸收障碍患者需额外补充水溶性维生素A制剂。

2.视网膜色素变性

遗传性视网膜病变会逐步破坏视杆细胞,表现为进行性夜盲。基因检测可确诊RP、Usher综合征等类型。目前采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每日15000IU)、视网膜植入术或光遗传学疗法延缓进展,避免强光暴露可保护残余视力。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引发微血管损伤,晚期出现视网膜缺血。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每月检查眼底。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或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康柏西普)可改善血供。

4.眼部外伤

钝挫伤或穿孔伤可能导致视杆细胞大面积死亡。急性期需立即清除眼内异物,后期通过角膜移植或人工视网膜修复。建筑工人、运动员应佩戴防护镜,夜间驾驶避免强光眩目。

5.先天性静止性夜盲

NYX基因突变造成视网膜信号传导异常,出生即出现症状但不会恶化。目前以视觉辅助工具改善生活质量,如红光手电筒可减少视紫红质消耗,黄斑区强化训练能提升暗适应速度。

夜盲症需通过血清维生素A检测、暗适应试验、ERG检查明确病因。60%病例与营养不良相关,及时干预可逆;遗传性疾病需终身管理,避免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夜间活动建议配备照明设备,定期眼科随访监测视功能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