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高天 西京医院九八六医院北区
62130阅读
迟翔宇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周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妇产科
高华 副主任医师
成都市第三医院 血液科
权威医生
刘青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87次播放
286次播放
309次播放
275次播放
健康资讯
生活问答
糖尿病人为什么空腹血糖值偏高?
2025-09-17
高血压并发症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应该如何护理心率异常患者?
运动能有效缓解高血压
戊肝igg阳性表明了什么
桂附地黄丸是补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2025-09-14
枸杞和六味地黄丸能一起吃吗
2025-08-16
感冒灵颗粒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吗
2025-08-09
喝了感冒清热颗粒能喝酒吗
2025-07-18
六味地黄丸对治疗早泄有帮助吗
2025-07-03
头痛恶心可能是癫痫的早期表现,也可能是偏头痛、高血压脑病、脑炎等疾病引起。
偏头痛发作时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症状,通常与血管收缩功能异常有关,表现为单侧搏动性头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佐米曲普坦等药物缓解。
血压急剧升高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恶心症状,常伴随视物模糊、意识障碍,需及时降压治疗,可使用硝苯地平、乌拉地尔、呋塞米等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发的脑炎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多伴有发热、颈项强直等症状,需抗感染治疗,常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甘露醇等药物。
部分癫痫发作可能以头痛恶心为先兆,随后出现意识丧失或肢体抽搐,确诊需脑电图检查,治疗常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
出现持续头痛恶心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睡眠,监测血压变化。
血压高血糖高可以适量吃草莓。草莓属于低升糖指数水果,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及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心血管健康,但需控制每日摄入量。
草莓升糖指数较低,每100克含糖量约4-7克,血糖高患者每日建议食用100-150克,需监测餐后血糖反应。
草莓中钾元素有助于钠盐排泄,花青素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血压调节有一定帮助,但不可替代降压药物。
草莓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7-10倍,膳食纤维可延缓糖分吸收,适合三高人群。
避免搭配高糖食材,肾病患者需注意钾摄入量,胃肠敏感者建议餐后食用,出现过敏需立即停食。
建议将草莓作为加餐食用,搭配坚果可延缓血糖上升,合并糖尿病肾病者需咨询营养师调整摄入量。
小孩支气管哮喘可通过避免过敏原、规范用药、急性发作处理、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支气管哮喘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呼吸道感染、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家长需减少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接触,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定期清洗床品和毛绒玩具。发病与过敏体质相关,表现为打喷嚏、眼痒等前驱症状。
建议家长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沙丁胺醇雾化液等药物。支气管哮喘发作与气道高反应性有关,典型症状为喘息和胸闷。
家长需立即让孩子保持坐位,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必要时送医。急性发作多因冷空气或运动诱发,伴随呼吸困难和口唇发绀。
在医生指导下可尝试脱敏治疗或口服脾氨肽冻干粉。部分患儿存在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易合并过敏性鼻炎或湿疹。
日常注意保暖防感冒,饮食避免海鲜等易致敏食物,适当进行游泳等增强肺功能的运动。
牙龈黏膜癌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治疗。牙龈黏膜癌通常由长期吸烟饮酒、口腔卫生不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早期牙龈黏膜癌首选手术治疗,常见术式包括肿瘤扩大切除术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需定期复查。
中晚期患者可采用放射治疗,常使用调强放疗技术,可能引起口腔黏膜炎等副作用。
常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5-氟尿嘧啶、紫杉醇等,多与放疗联合使用,需注意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可使用西妥昔单抗等靶向药物,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
治疗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监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新生儿脐疝通常属于轻度发育异常,多数表现为脐部柔软膨出,可能由腹壁肌肉未完全闭合、哭闹腹压增高等生理因素引起,极少伴随肠管嵌顿等严重并发症。
脐部肌肉薄弱导致腹腔内容物突出,哭闹时膨出明显,安静或平卧时可自行回纳。无须特殊治疗,家长需避免过度按压膨出部位。
频繁哭闹、便秘等因素增加腹腔压力,可能加重脐疝突出。家长需注意喂养方式减少胀气,保持排便通畅。
部分患儿2岁后仍未自愈,可能与结缔组织发育异常有关。若膨出直径超过2厘米或持续增大,需小儿外科评估是否需择期修补手术。
肠管卡压导致局部红肿、呕吐等嵌顿症状概率低于5%,需立即就医处理。家长发现脐疝变硬、触痛或宝宝拒食时应及时就诊。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避免束带压迫脐部,定期测量膨出范围,多数脐疝会在18个月内随肌肉发育自然闭合。
头晕恶心全身无力可能由低血糖、睡眠不足、贫血、前庭神经元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睡眠、补充铁剂、抗病毒治疗等方式缓解。
长时间未进食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可能引发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建议少量多次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果汁等,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注射液、胰高血糖素、氢化可的松等药物。
长期熬夜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出现头晕、恶心、全身无力等表现。需保持规律作息,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必要时可短期服用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等助眠药物。
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组织缺氧,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应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医生可能建议服用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右旋糖酐铁等补铁制剂。
病毒感染前庭神经可引起剧烈眩晕伴恶心呕吐,可能与感冒或胃肠炎有关。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医生可能开具地塞米松、甲泼尼龙、倍他司汀等药物控制炎症反应。
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高血压、脑供血不足等器质性疾病。
土茯苓和茯苓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材,主要有来源不同、功效不同、应用不同、成分不同。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土茯苓多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茯苓多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心神不安。
土茯苓主要含落新妇苷、黄酮类等成分,茯苓主要含茯苓多糖、三萜类等成分。
使用中药材时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新生儿屁多尿多属于正常现象,主要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母乳或配方奶成分、肠道菌群建立、代谢旺盛等因素有关。
新生儿胃肠功能尚未成熟,肠道蠕动较快,食物通过肠道时容易产生气体。家长需注意喂养姿势正确,避免吞入过多空气。
母乳中乳糖含量较高,部分未被吸收的乳糖在肠道发酵产气。配方奶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不当也可能导致类似情况。
出生后2-4周是肠道菌群定植关键期,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家长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
新生儿新陈代谢旺盛,每日排尿可达20次以上,膀胱容量小且排尿反射未完善。尿量多说明摄入充足,家长无须过度担忧。
建议保持臀部清洁干燥,记录每日大小便次数,若伴随哭闹不安、血便或尿量突然减少需及时就医。
下身出血不多可能由排卵期出血、内分泌失调、宫颈病变、子宫内膜息肉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妇科检查、激素调节、药物干预等方式治疗。
女性排卵期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少量脱落,表现为点滴状出血,通常持续2-3天,无须特殊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即可。
长期熬夜或压力过大可能引起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经间期出血,建议调整作息并补充维生素E,必要时使用黄体酮胶囊调节月经周期。
可能与慢性宫颈炎或宫颈上皮内瘤变有关,通常伴随接触性出血,需进行TCT和HPV检测,可选用保妇康栓、干扰素栓等药物局部治疗。
雌激素过度刺激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形成息肉,常见经期延长或经间期出血,宫腔镜检查确诊后可采用地屈孕酮片治疗或行息肉切除术。
建议记录出血时间与月经周期关系,避免剧烈运动,穿着宽松棉质内裤,若出血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腹痛需及时就诊。
糖尿病足可通过伤口清洁、控制血糖、减压措施、定期检查等方式护理。糖尿病足通常由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足部畸形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温水及中性肥皂清洗足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清洗后彻底擦干尤其趾缝,出现破溃时及时就医处理。
严格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保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可显著降低足部并发症风险。
穿戴定制减压鞋垫,避免赤足行走,采用轮椅或拐杖分担足底压力,每晚检查足底有无压红或破损。
每周用镜子检查足底、趾间等盲区,每月由专科医生评估足部感觉、血液循环及结构异常,必要时进行血管造影检查。
选择透气棉袜与合脚软底鞋,避免长时间泡脚,发现足部变色、肿胀或疼痛应立即就医,戒烟有助于改善下肢血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