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土茯苓和茯苓的区别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土茯苓和茯苓的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土茯苓和茯苓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材,主要有来源不同、功效不同、应用不同、成分不同。

1、来源不同: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2、功效不同:

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3、应用不同:

土茯苓多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茯苓多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心神不安。

4、成分不同:

土茯苓主要含落新妇苷、黄酮类等成分,茯苓主要含茯苓多糖、三萜类等成分。

使用中药材时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便秘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补充水分、适量食用促排便食物等方式改善。食疗方法主要有西梅泥、火龙果、燕麦粥、亚麻籽粉等。

1、西梅泥

西梅富含山梨醇和膳食纤维,能软化大便。建议家长将新鲜西梅蒸熟后捣成泥状,每日喂食1-2勺,适合6个月以上婴儿。

2、火龙果

红心火龙果含大量水分和籽粒纤维,能刺激肠蠕动。家长可将果肉挖出切小块,作为手指食物给8个月以上幼儿自主进食。

3、燕麦粥

燕麦中β-葡聚糖可吸收水分膨胀,增加粪便体积。用母乳或配方奶熬煮成糊状,适合已添加辅食的宝宝,注意从少量开始尝试。

4、亚麻籽粉

亚麻籽含优质脂肪酸和可溶性纤维,需炒熟磨粉后拌入米糊。家长需观察是否过敏,初次添加不超过2克,1岁以上适用。

食疗期间家长需记录排便情况,若3天未缓解或出现腹胀哭闹,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可配合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