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样诊断血管性痴呆

51992次浏览

血管性痴呆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状况,必须到正规的医院接受诊断,才能够明确患者的实际病情,比如可以通过症状来判断大概的方向,其次可以通过神经心理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来分析。

很多的痴呆症都会有早期的症状,需要到正规的医院去诊断,才能够明确患者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尽量选择对的方式来处理和应对,从而降低该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那么怎样诊断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主要是缺血性卒中或者出血性卒中所引起的记忆认知功能障碍,我国的发病率在1%~3%之间,每一年的发病率是5‰~9‰。血管性痴呆主要是根据患者有脑血管疾病发作的病史来进行诊断同时患者也可能会出现痴呆症的一些表现,比较常见的有语言功能障碍和智力障碍,还有可能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状况,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相关问题。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患者都有多发性脑梗死的情况,就有可能会导致大脑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大脑细胞广泛的受到损害,患者也有可能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认知功能的下降或者完全的丧失。早期的患者容易出现记忆功能障碍,很容易出现迷路的状况,注意力也容易不集中,思维也会变得非常的紊乱。
  血管性痴呆患者可以到正规的医院做神经心理检查,经常性会用到简易神经状态量表和长谷川痴呆量表等来确定患者的实际情况。其次可能也需要借助神经影像学来进行检查,大脑CT检查可以发现大脑皮层和脑白质内多发的大小不等的低密度梗死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脑mrI的检查,可以发现脑萎缩的情况存在。
  血管性痴呆症的检查应该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进行,一旦确诊这方面的情况需要尽早接受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当前的情况来分析,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但是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病情的发展速度。

相关推荐

血管性痴呆怎么诊断
血管性痴呆的鉴别与诊断是有比较大的难度的,首先需要询问患者的病史,看患者是不是存在脑血管病变的情况,其次也应该要观察患者有没有痴呆症的症状,同时需要借助神经心理学的一些检查和身体检查来查看患者的实际状况。
血管性痴呆可以治愈吗
当出现脑血管疾病以后就可能会导致血管性痴呆出现,可以分为亚急性和急性的,想要治愈非常困难,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及时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饮食调节,才能够更好的控制疾病。
什么是脑血管性痴呆
脑血管性痴呆是一种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痴呆,属于一种综合征,跟患者发生了一些脑血管病变有关系。脑血管性痴呆的病患,通常是50岁到60岁的中年人,男性偏多,所诱发的不良症状包括偏瘫、失语以及痴呆症等等。
血管性痴呆的并发症
血管性痴呆也会有着一系列的并发症,首先就会出现记忆障碍,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也会给家人带来困扰,另外也会出现神经错乱,比如会有明显的抑郁症状,也会表现出情感冷漠,这些都是异常的表现,被需要引起生活中的重视。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患者的相关表现决定,在临床上只要满足血管疾病和痴呆的表现就可以诊断。当然现在更多的是靠相关的量表来完成。具体的标准是针对血管病有相应的判断标准,针对痴呆有相应的判断标准,然后综合患者的功能情况,神经功能情况也有相应的判断标准,这些标准通过系列的打分就能决定是否符合于血管性痴呆。当然还需相应的形态学配合,如血管性痴呆,在CT核磁上的表现有相应的特征性改变,如在CT、核磁上会看到大脑萎缩,脑室扩大,脑白质有大片脱髓鞘,以及多少的腔隙性或坏死脑梗死的表现,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再加上前面的打分判断,基本就可完成血管性痴呆的诊断。
语音时长 01:51

2020-02-24

50603次收听

02:58
血管性痴呆治疗方法
血管性痴呆在临床上的治疗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药物治疗,一类是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于血管性痴呆,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药物,临床上研究发现一些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比如NMDA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它可以改善患者很多方面的认知的功能,但是对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没有明显的改善。还可以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综合的认知功能,但研究显示有多个研究的汇总分析,发现对患者的整体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没有明显的改善。另外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非药物治疗措施,可以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听音乐或者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经颅磁刺激,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也是有所改善的。
02:44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痴呆的区别
血管性痴呆主要是由于血管各种的危险因素、血管的病变,导致的患者出现的严重的认知功能下降导致的痴呆。临床上包括卒中后痴呆,最常见的就是缺性卒中,也可以是出血性卒中,就是患者在卒中以后出现了严重的认知下降,或者是后期出现了认知下降,达到了痴呆的程度。一般是在卒中后6个月之内就开始出现,那么认知障碍可以持续到三个月以上。老年痴呆就是老百姓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通常的说法。患者会出现一些认知功能下降,或者出现一些精神症状,而且这个认知功能下降,会影响到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能力,它突出的表现就是记忆力减退,所以阿尔兹海默病是神经变性疾病,不是由于血管的因素造成的。
02:48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原因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包括血管的危险因素、缺血性的脑血管病、低灌注性、出血性疾病、脑血管病等。一、危险因素,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期的慢性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下降。二、缺血性的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大血管性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小血管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发的腔隙性脑梗死,这些可以导致血管性痴呆。三、低灌注性,比如患者出现心功能障碍、心脏的射血能力减退、心功能衰竭也可以导致患者的血压偏低,导致低灌注性的血管性认知功能下降,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痴呆。四、出血性疾病,比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这些原因也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血管性痴呆的情况。五、脑血管病,比如脑动静脉窦的血栓形成、脑动静脉的畸形等等。
血管性痴呆是什么
血管性痴呆,在我国的得病率并不高,基本在1.1%~3.0%之间,有就是每年1000人中有大概3-9人不等,患有血管性痴呆的人会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病引起的。医学上血管性痴呆简称为VD,分为急性血管性痴呆、急性血管性痴呆,若检查出有关病情需及时进行医疗切不可拖延。
血管性痴呆治疗
血管性痴呆,首先要积极治疗脑血管疾病,其次是要做改善认知功能的治疗,然后是要给予患者康复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包括:第一是有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将升高的血压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减少以后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建议收缩压也就是常说的高压维持在135到150毫米汞柱,利于改善认知功能,如果血压过低,可能会使症状加重;第二是要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建议每天给予75到150毫克,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未来脑卒中的风险;第三,还可以用一些神经保护药物,可以延缓痴呆的进展,另外一些钙离子拮抗剂,比如说尼莫地平,还有氟桂利嗪也可以用;第四,可以用一些改善脑代谢的药物,促进脑细胞对氨基酸、磷脂以及葡萄糖的利用,增强病人的反应性和兴奋性,提高记忆能力,包括脑活素、吡拉西坦、甲氯芬酯和双氢麦角碱等药物。另外由于这些疾病它是斑片状的智能损害,所以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常常也可以收到比较好的疗效。所以,我们鼓励患者多和外界接触,参与一定的社交活动。
语音时长 01:40

2019-03-13

59663次收听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差异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就是起病的速度不一样,老年性痴呆起病比较隐蔽,进程比较缓慢,病程呈进行性发展逐渐的加重;而血管性痴呆的病人大多数起病比较急骤,或者在慢性起病以后急骤加重,病程大多是波动性、阶梯性进展。第二是要看是否合并有全身性的疾患,老年性痴呆患者比较少的合并有全身性的疾患;而血管性痴呆的病人大多合并有全身性疾患,其中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糖尿病、脑卒中、脑供血不足等等。第三是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人格改变多见,而且出现的比较早;血管性痴呆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可以逐渐出现程度不等的人格改变,但疾病早期人格一般能够保持相对的完整。第四,在认知功能损害以及非认知功能的减退方面,两类疾病各有各自不同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16

2019-03-13

57659次收听

血管性痴呆是怎么回事
血管性痴呆是由各种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痴呆有所不同,阿尔茨海默痴呆是隐袭起病,而血管性痴呆一般都有卒中的病史,是卒中发作以后造成的认知功能下降,另外血管性痴呆常有多种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血管性痴呆还有阶梯状的加重,即突然就会加重,阿尔茨海默痴呆治疗方法很有限,主要治疗方法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其他还有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这些治疗,而血管性痴呆,控制危险因素和预防卒中是主要的,还可以用一些改善脑细胞的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是可治性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痴呆治疗效果不是很好。痴呆是老年人一大疾病之一,有阿尔茨海默痴呆和血管性痴呆。
语音时长 01:57

2018-09-21

61965次收听

如何治疗血管性痴呆
得了血管性痴呆,首先要进行正规的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其次要给予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最后还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如ASA治疗即阿司匹林、抗高血压药物、他汀类药物,这三大类药物是二级预防的三大基石,因此要给予正规的二级预防。其次要给予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称为脑细胞的活化剂,如胞磷胆碱胶囊、丁苯钛等。还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经常进行有氧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心态平衡等,也对血管性痴呆有帮助。也可以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安理申、艾斯能等,也可以帮助血管性痴呆恢复,美金刚也对血管性痴呆有帮助。血管性痴呆是由于各种脑血管疾病所致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脑血管疾病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原因,因此控制脑血管疾病就可以减少血管痴呆的发生。控制脑血管疾病,首先要进行危险因素控制。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可控和不可控。不可控就没办法,如年龄、性别、家族史、种族等;可以控制危险因素可以干预,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无症状颈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血症等,可以给予早期干预,以减少脑血病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34

2018-09-21

57024次收听

02:33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痴呆是对于老年人这个群体来说,非常容易高发的一种疾病。痴呆主要可以分为阿尔茨海默性痴呆以及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主要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以及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在我们国家,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为1.1%~3.0%,年发病率在5~9/1000人。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性痴呆这两种疾病有所不同。阿尔茨海默性痴呆是属于一种慢性的疾病,一般针对阿尔茨海默性痴呆的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不佳。而血管性痴呆的患者会存在很多种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等等。如果患者具备这些危险的因素,那么就都会很容易引起血管性痴呆。但是,血管性痴呆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
03:11
血管性痴呆怎么治疗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诱发,从而导致的血管性痴呆。因此,通过控制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就能够减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而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控制,首先需要进行危险因素的控制,比如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血症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以降低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几率。如果患者已经得了脑血管疾病,就需要患者进行正规的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要经常长期的进行有氧运动,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保持心态的平衡等等。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可以做到这些,那对于血管性痴呆的预防也是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