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

57607次浏览

体内湿气重可通过饮食调理、运动排汗、中药调理、穴位按摩、环境改善等方式祛除。湿气重多与脾胃功能失调、外感湿邪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舌苔厚腻、身体困重、大便黏滞等症状。

1、饮食调理

适量食用薏苡仁、赤小豆、山药等健脾利湿的食物有助于祛湿。薏苡仁可煮粥或泡水,赤小豆常与茯苓配伍熬汤,山药适合蒸食或炖汤。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减少甜食摄入,以免加重脾胃负担。湿热体质者可适量饮用蒲公英茶或荷叶茶辅助调理。

2、运动排汗

坚持快走、八段锦、瑜伽等温和运动能促进排汗祛湿。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以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避免湿衣贴身。游泳后需彻底擦干身体,尤其注意关节部位保暖,防止外湿侵袭。

3、中药调理

藿香正气合剂、参苓白术颗粒、平胃散等中成药可健脾化湿。藿香正气合剂适用于暑湿感冒伴恶心呕吐,参苓白术颗粒针对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不振,平胃散多用于湿浊中阻导致的脘腹胀满。使用前需经中医辨证,避免自行用药。

4、穴位按摩

每日按压足三里、丰隆、阴陵泉等祛湿穴位各3-5分钟。足三里位于膝盖下四横指处,丰隆穴在外踝尖上8寸,阴陵泉在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按摩时可配合艾灸或生姜片摩擦,增强祛湿效果。孕妇及皮肤破损者慎用此法。

5、环境改善

保持居室通风干燥,湿度控制在40%-60%为宜。梅雨季节可使用除湿机,衣物被褥定期晾晒。避免长时间处于地下室等潮湿环境,洗澡后及时擦干会阴和脚趾缝。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度,减少夜间湿气上泛。

祛湿需长期坚持生活方式调整,症状严重者建议就医辨证施治。日常可多用花椒、艾叶煮水泡脚,避免熬夜伤脾。观察舌苔变化和大便形态,若出现口苦咽干、皮肤湿疹加重等情况应及时调整方案。湿气重者夏季尤其要注意空调温度不宜过低,避免直吹。

相关推荐

痰湿淤阻是什么症状
痰湿淤阻主要表现为胸闷、痰多黏稠、肢体困重、舌苔厚腻等症状。痰湿淤阻可能与饮食不节、久坐少动、外感湿邪、脾胃虚弱、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身困重、脘腹胀满、大便黏滞、口黏腻、咳痰量多等症状。可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中药调理、针灸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痰湿型月经量少是什么原因呢
痰湿型月经量少可能与体质因素、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外感湿邪、气血不足等原因有关。痰湿阻滞胞宫可能导致经血运行不畅,出现月经量少、色淡质黏等症状。
痰湿吃什么药
痰湿体质者可遵医嘱使用二陈丸、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平胃散、藿香正气水等药物调理。痰湿多与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辨证用药。
气虚痰湿体质如何调理
气虚痰湿体质可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中药调理、起居调摄、穴位保健等方式改善。气虚痰湿体质多因先天不足、饮食不节、久病耗气等因素导致,常表现为倦怠乏力、胸闷痰多、舌苔厚腻等症状。
02:32
痰湿体质如何调理
痰湿体质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证型,调理来说,要从它的产生原因进行调治,因为是气虚,不能化水湿,水湿聚而成湿,湿再聚而成痰,所以痰里面有两个火,清痰的要化火。从调治来说,从痰湿之本来说,要补气行气,把气运转起来,所以要用补气的药物或者食物,像黄芪、五指毛桃,要加点行气的,像陈皮,还有阳春的春砂仁都是行气最好的一种。一般吃肉是肥甘厚腻,容易生痰,所以注意非常肥厚腻的东西就要少吃点。行气的东西,特别是新会陈皮,还有根据陈皮来做的陈皮普洱茶,普洱茶也是很好的化痰化湿。其实茶里面还有行气功能,所以提倡喝茶。但如果体质寒的人,建议他喝点红茶或者普洱的熟茶。如果他体质的,喝点绿的生的就凉一点也没问题,就是平衡的问题。中药里面像经常用的温胆汤、温胆片,这是很好的化痰化热、去湿通络的方法。
03:05
痰多吃什么好
痰多我们就要化痰。一般食物最常用的陈皮,就化痰,另外春砂仁行气,也可以燥湿化痰。还有就是化州橘红也是地道药材,也是化痰的,其实那些橘子皮晒干了都可以化痰,那些芳香类的柚子皮,也可行气化痰。另外茶叶也是化痰特别好的。第二就是肉类尽量要少吃,现在肉类的添加剂里面残留的毒素、抗菌素这些,都是毒素产品,都容易生痰。平时也要注意补气、养精、养神,这个痰也慢慢就会发散于无形之中。痰湿有时候表现在肺部,就是要止咳化痰,像川贝、浙贝这些化痰的药物也很多,川贝枇杷露,橘红痰咳膏可以化痰。另外血脉中这种痰,通常会用涤痰汤,或者温胆汤,二陈汤这些来化痰。一般心脑血管病后期需要化痰,同时配合祛瘀叫行气化痰祛瘀,所以有时会加上桃红四物汤这些来配合,一起行气、活血、化痰。
体内湿气重的症状
湿气是中医特有的病症学概念。患者表现为周身非常困重,甚至头部沉重、身体肿胀、面部油腻、头发可能出很多皮屑,自知也很酸困,腹部胀满,总是好像隐隐的泛水、下肢水肿、大便成形、消化不良,尤其在暑热天气、暑湿比较重的时候,这种病情比较多见。湿气有可能是来源于外界,比如环境非常潮湿,暑热的节气暑湿太重,还有居住的地区比较潮湿,比如住在河边、地下室,周围湿度高,所以这些症状比较重,另外也可能来源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内生湿气。一般常见的就是在暑热天气贪食冷饮,又吃生冷的瓜果,过食寒凉的东西吃的太多以后,导致脾胃中气不足,中阳受损,出现了胃脘不舒适,时候建议患者不要再吃生冷寒凉的东西。可以适度的熬煮丝瓜汤、绿豆汤、薏仁米汤排出体内湿气。
语音时长 01:51

2020-03-17

60623次收听

02:48
舌苔黄厚腻是什么原因
舌苔黄厚腻最多见是过食辛辣,或者肥甘厚腻,抽烟饮酒,湿热中阻后造成,夏季湿气重的时候,也容易舌苔黄厚腻。舌苔黄厚腻是常见湿热停聚的舌象。中医认为舌黄代表着有热,苔腻往往有湿有滞,甚至有痰湿的表现。舌苔黄厚腻跟外界的环境或者时节有关系。脾胃加有湿热,导致气机不畅引起舌黄苔厚腻,要用清热利湿的方法进行调理。在苔黄厚腻时,一定要看舌齿,舌齿红的时候往往有热,这时可以用平胃散,或者用清热利湿的方子。
虚胖的原因有哪些
虚胖原因从中医上讲有稳定和实胖两种。一、虚胖稳定。一个人长的稳定指的是肉。中医的体质表述有高人、肉人和虚人的区别。身体内水分或者湿气重能引起虚胖。湿气比较大,祛湿、利水后,体重下降比较明显;二、浮肿或肿胀。虚胖往往是指身体伴有浮肿或者下肢肿胀的情况,临床常见如失眠综合征类高度浮肿或者低蛋白患者。对以上两类虚胖问题,可通过祛湿或者利水的方法解决。
语音时长 01:14

2019-12-18

61358次收听

针灸如何调节痰湿体质
日常生活当中,一些过于肥胖,患有糖尿疾病的患者们,都很容易会出现痰湿的情况。我们其实可以通过针灸的方法来进行治疗,选择曲池穴、合谷穴等穴位针灸,则能够起到化痰祛湿的作用。同时患者还需要调理个人饮食,保持日常起居规律,才可以缓解痰湿的情况。
01:45
痰湿是怎么产生的
痰湿是由于人体阴阳无法达到平衡状态,积聚过多废物液体,无法排除体外而形成的。一、久坐,体内缺乏氧的动力,代谢会变慢,从而使痰湿堆积。二、喜欢长期食用偏咸、甜、油腻等重口味的人群,会使体内水湿增加,造成痰湿体质。三、饮食不节,熬夜、酗酒,不仅损伤脾胃更会使人体湿浊内生。四、心情抑郁,喜欢生闷气,导致伤肝进而伤脾,最终使痰湿堆积。五、寒湿侵袭。六、年老久病。七、缺乏运动,脾胃的动力不足,无法带动水湿的运化。
湿气重如何调理
湿气重首先应该健脾祛湿,因为脾胃有健运水湿,运化水湿的作用。它可以把多余的水湿排出体外,要在生活中多注意调理。在饮食中要少吃一些寒凉的食物,包括冷饮、寒凉的瓜果、生冷的水果以及油腻油大的食物,都容易产生水湿,饮食以清淡为主,烟酒应该少摄入,可以多吃一些赤小豆、薏米、白茯苓、莲子等具有利湿作用的食物,可以打成粉服用,冲服或者是煮成粥来食用,使体内的水湿排出体外减少湿气的产生,同时这些食物还有调养脾胃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20

2019-03-28

55504次收听

02:21
痰湿体质的症状
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其一痰湿体质一般体型会比较肥胖,尤其是腹部会积聚很多肥肉,而且松软。其二痰湿体质的人经常容易犯困,爱睡觉,在睡觉的时候总爱倦缩着身体,这种体质的人不爱运动。其三,痰湿体质的人舌头上会出现成排的齿印,一般会出现在舌头的深部,而且舌头一般较为肥大、舌苔滑腻。痰湿体质和过度饮酒以及生冷的饮料服用过多有关系,而且痰湿体质的人患冠心病、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的概率要高于其他体质。
痰湿体质是什么病意思
所谓的痰湿是指人体水液在体内代谢,没有完全代谢剩余留在体内的多余物质。当这些物质蕴积在体内,就形成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特征有:形体偏胖、腹部松垮肥大、容易虚浮、易疲乏、易劳累等。
语音时长 02:35

2018-04-26

58787次收听

痰湿型肥胖怎么减肥
痰湿型肥胖由脾阳虚弱、脾气亏虚所导致的,主要是因为摄入的食物和水谷精微过多的停积在体内而造成。该类患者需注意:第一、控制饮食,少吃油腻、寒凉、辛辣刺激的食物;第二、多运动,每天运动40分钟以上,舒展筋骨,促进水液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语音时长 02:31

2018-04-26

5134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