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检查什么
磁共振检查主要用于观察人体软组织结构,可清晰显示脑、脊髓、关节、内脏等部位的病变。磁共振成像主要有T1加权像、T2加权像、弥散加权像、功能成像等模式,适用于肿瘤筛查、炎症评估、血管病变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检查等多种情况。
1、脑部检查
磁共振对脑组织分辨率高,能发现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等病变。脑部磁共振可显示垂体微腺瘤、听神经瘤等微小病灶,对多发性硬化、脑白质病变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具有诊断价值。功能磁共振还能观察脑区活动,用于癫痫灶定位或术前评估。
2、脊柱检查
脊柱磁共振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脊髓压迫、椎管内肿瘤等病变。对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准确判断神经根受压程度。脊髓磁共振能发现脊髓炎、脊髓空洞症、脊髓血管畸形等疾病,对脊柱外伤后脊髓损伤的评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关节检查
关节磁共振对软骨、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损伤敏感度高。膝关节磁共振可诊断半月板撕裂、交叉韧带损伤;肩关节磁共振能发现肩袖撕裂、盂唇损伤;髋关节磁共振对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优于X线。运动损伤后通过磁共振可明确软组织损伤范围。
4、腹部检查
腹部磁共振对肝脏、胰腺、肾脏等实质器官病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能清晰显示胆管结石、胆管癌;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可鉴别肝血管瘤与肝癌;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对早期前列腺癌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孕妇等不宜接受辐射的群体,腹部磁共振是安全选择。
5、心血管检查
心脏磁共振能评估心肌活性、心脏功能及血管异常。对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包疾病诊断准确率高,磁共振血管成像无需造影剂即可显示主动脉夹层、血管畸形等病变。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通过磁共振评估心脏解剖结构异常与血流动力学改变。
磁共振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体内有心脏起搏器、金属假体等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检查过程中保持静止,幽闭恐惧症患者可提前与医护人员沟通。检查后无须特殊护理,但需根据影像结果结合临床症状由医生综合判断。建议检查前4小时禁食,腹部检查需空腹8小时以上,盆腔检查可能需要憋尿。磁共振无电离辐射,但检查时间较长,需配合医生指令完成不同序列扫描。
相关推荐
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