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女生失眠护理措施是什么

53881次浏览

失眠主要是人们难以入睡或是半夜醒后就无法再入睡,通常会导致第二天精神不振,影响白天的工作及生活,所以要对失眠做好护理措施,这样可以更好的摆脱失眠所带来的困扰,那么,女生失眠的护理措施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的相关介绍吧。

1、失眠的患者要注意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杯牛奶等,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建立起"入睡条件反射"。

2、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的入睡;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等;避免睡觉前喝茶、饮酒等;自我调节、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动,也可反复计数等,有时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

3、要让患者保持乐观、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建立有规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

对于失眠的护理我们一定要看重,千万不要不把他等闲视之,失眠的治疗固然重要,但是失眠的护理工作我们同样需要做好才行。

相关推荐

失眠时不能乱用安眠药
失眠时不能乱用安眠药,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安眠药属于处方药,滥用可能导致依赖、耐药性及认知功能损害,甚至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安眠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觉醒,适用于短期缓解严重失眠。但长期使用可能掩盖潜在疾病如焦虑症、甲状...
02:43
中医怎样治疗失眠
中医治疗失眠,主要是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治法以疏肝、健脾、养心、补肾为主。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有很多,但其主要病机为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失和,病邪扰乱心神以致神失所养或神不能安。失眠实证多以火、热、痰、食、郁为主,虚证多以脏腑虚弱、脑神失养为主,但失眠在临床表现以虚证为多。虚证失眠应以疏肝、健脾、养心、补肾为治疗原则,可以服用枣椹安神口服液,具有药性平、不燥热的特点,适合大部分人群使用。除药物治疗外,中医同时重视情志的调养,消除焦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在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
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怎么办
出现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当患者存在有焦虑、抑郁障碍时,就会出现以上表现,主要的特点为入睡困难,表现为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如果患者近期压力过大,可能会造成精神过度紧张,从而出现入睡困难。如果患者存在有躯体方面的疾病,比如脑动脉硬化、痴呆早期、帕金森、不宁腿综合征时,都可能会出现以上表现。建议患者最好可以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专业的医生来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具体病情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平时应该要多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8

83791次收听

什么原因导致年轻人失眠
年轻人出现失眠最主要跟日常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年轻人喜欢作息不规律,比如喜欢通宵工作、学习,或者通宵的进行电子游戏,并且很少愿意进行体育锻炼,长期喜欢采取固定的姿势进行工作、学习或者娱乐。另外,还会有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在睡前进行食用浓茶、咖啡等容易让人过度兴奋的饮料,或者进行高强度的工作学习这些都会引起作息紊乱,导致出现失眠的情况,另外,年轻人面临的压力更多,比如会面临工作、学习以及生活方面带来的压力,这些会造成精神上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这也会干扰年轻人的睡眠质量。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64604次收听

头痛失眠睡不着怎么办
头痛失眠,睡不着可以使用镇静安神类的药物进行调理。当患者出现头痛睡不着的现象,首先就要考虑是由于精神压力较大、焦虑、抑郁、经常性的熬夜或者是情绪过于紧张引起。应要学会调整作息习惯,同时进行热毛巾热敷能够很好的缓解疼痛现象,喝热牛奶,泡热水澡能够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改善症状。长时间出现头痛的现象,应要考虑是偏头痛或者是神经性头痛、脑部病变引起的现象,需要到当地医院进行磁共振和CT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能够明确地判断病因之后,使用止痛类药物和镇静安神的药物救治。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10

73466次收听

02:52
每天早上4点醒来后就睡不着怎么回事
早晨4点睡醒来就睡不着,是什么原因呢?在医学上称为早醒,多见于抑郁情绪的人,使用抗抑郁的药物调节抑郁情绪,同时要配合速效的安眠药物改善睡眠,如果病人的病程很长,要想根治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整个疗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使用不当对身体造成危害,也增加后续的治疗难度。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抑郁逐渐发展,到后期可能会出现轻生厌世的念头,这个时候治疗难度比较高,需要到精神专科进行比较特殊的治疗。
失眠用什么药好呢
由于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的调节能力下降,有些人常出现失眠的症状,久而久之,会对健康带来影响,若常吃一些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物,可减轻失眠和服药带来的困扰,那么,失眠用什么药呢?
睡眠不好失眠怎么办
对于深受失眠这么的患者来说,及时的治疗才是最有效阻止失眠的继续的选择。我们需要全面的治疗失眠。那么睡眠不好失眠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和您一起保护自己,治愈失眠。
失眠按摩治疗法有什么
失眠有可能是短期失眠,也有可能是长期失眠,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失眠,所以对于失眠这种疾病也并不陌生了,但是对于失眠如何治疗和调理却还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看看失眠按摩治疗法有什么?大家共同来了解学习一下。
失眠要怎么治疗
失眠可以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还有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心理治疗主要对患者进行睡眠卫生的教育,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睡眠卫生的教育一定要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建议患者在睡前4到6小时内,尽量的避免兴奋性的物质,如说咖啡、浓茶或者抽烟,这都是导致患者兴奋的物质。睡前不要喝酒。患者每天要可以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但是睡前的3到4小时之内,尽量的避免剧烈的运动。睡前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在睡前一小时不要做容易引起兴奋的活动,如说观看兴奋性的书刊或者影视节目。卧室的环境尽量的保持安静、舒适。光线和温度要适宜,同时患者平常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短期失眠的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效果不好,可以用临床的药物治疗。临床上最主要的用于失眠的药物就是苯二氮卓类,或者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还有推素受体激动剂,还有一种叫食欲素受体拮抗气,还有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这些药物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用。
语音时长 01:56

2019-12-20

56284次收听

失眠了要怎么办
出现失眠情况以后,患者不用过于担心,适当地调理自己的生活状态,能够让失眠的情况得到缓解。另外,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才能够让失眠的状况得到改善。除此以外,患者还可以通过心理暗示的方法来调理失眠。
治疗失眠有哪些药
目前来说治疗失眠的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褪黑色素受体激动剂,和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抗组胺药物,褪黑素以及缬草提取物。虽然具有催眠作用,但是现在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不宜做为失眠的常规用药。一般的治疗推荐艾司佐匹克隆,唑吡坦,唑吡坦控释剂,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的药物复杂而且繁多,包括艾司唑仑,普拉西泮,替马西泮,三唑仑,阿普唑仑,氯氮卓,地西泮,劳拉西泮,咪达唑仑。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小剂量的米氮平,小剂量的曲唑酮等。由于有一些药物有依赖的可能性,所以一般不主张长期的服用。
语音时长 01:56

2019-08-15

62380次收听

03:53
奥氮平片能治失眠吗
奥氮平可以帮助睡眠,但是不能治失眠,就像去疼片能治牙疼,但它不治牙病。奥氮平是抗精神病药,有很强的镇静作用,奥氮平治疗失眠,基层医生用的比较多。但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每天晚上二点五毫克、五毫克,个别也有吃十毫克。所以如果过度性的应用可以,但是要长期靠这个药维持睡眠不可取。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出现失眠的现象,不仅会影响到日常的生活,而且还会导致心情特别的烦躁。要想治疗失眠,首先要找到失眠的原因,不能单纯用奥氮平治疗失眠。建议通过专业的医生,帮助自己找到失眠的原因,然后针对病因再去治疗,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06:39
老年人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睡眠障碍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分为七类,气虚血瘀型,这种类型的睡眠障碍患者,症状主要是失眠、入睡困难、中间易醒,然后可以出现心烦急躁、口干口苦、两胁胀痛、大便干燥、舌质暗红、脉细数的表现。这种气虚血瘀型的患者,需要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宁心安神的方法,进行治疗。气血不足型,这种类型的患者,除了可以出现睡眠障碍、入睡困难以外,还可以出现心慌、心悸、大便稀、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等症状。对于这样的睡眠障碍患者,宜采用补益气血的方法治疗;心阴不足型,采用补益心阴、安神方法;痰火内扰型,采用温胆汤治疗;阴虚内热型,采用滋阴降火、安神的方法;肝胆湿热型,采用清肝泻火、安神的方法;肾阳不足型,采用温补肾阳、宁心安神的方法。
02:46
经常失眠是什么原因
如果经常失眠,往往反映出可能有些事情让患者牵肠挂肚,经常去思考,而且可能还未必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所以,对于这种情况的患者,反而应该细心地询问失眠背后发生的事情。对经常失眠的原因,应该仔细观察,仔细觉察。绝大多数情况下,哪怕学术上认为找不出原因,其实绝大数人都能找到原因。从中医方面的角度来讲,经常失眠,可能是由于心肝血虚而引起。在这种情况下,治疗方面就应该注意养心、补肝血,然后交通阴阳,从而调整睡眠。经常睡不着觉的另外一个原因,还有可能是因为身体虚弱,比如长期的慢性疾病,可以造成身体出现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就应该补脾、养心、养肝,把气血虚弱补足,将阴阳调整过来,才能有效地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