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泌尿外科 > 外科 > 少精症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4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乳腺癌的症状体征主要有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乳头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等。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助于提高预后。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单发、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的无痛性肿块。肿块可能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差。乳腺癌引起的乳房肿块通常不会随月经周期变化而消失或缩小。建议女性每月进行乳房自检,发现异常肿块应及时就医。
乳头溢液可能是乳腺癌的表现之一,尤其是血性溢液或单侧乳头溢液。乳腺癌引起的乳头溢液多为自发性的,颜色可为血性、浆液性或水样。非哺乳期女性出现乳头溢液应引起重视,需及时就医检查。
乳腺癌可能导致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皮肤凹陷或溃疡。肿瘤侵犯Cooper韧带时,乳房皮肤会出现酒窝征。晚期乳腺癌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破溃等症状。这些皮肤改变通常提示乳腺癌已发展到较晚阶段。
乳腺癌可能导致乳头回缩或凹陷,这是由于肿瘤侵犯乳头后方导管所致。新出现的乳头凹陷,特别是单侧乳头凹陷,应警惕乳腺癌的可能。先天性乳头凹陷通常为双侧对称,而乳腺癌引起的乳头凹陷多为单侧突然出现。
乳腺癌常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表现为腋窝无痛性肿块或淋巴结肿大。转移的淋巴结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可能融合成团。腋窝淋巴结肿大可能是乳腺癌的首发症状,特别是当原发肿瘤较小时。
乳腺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至关重要。建议女性定期进行乳房自检,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限制酒精摄入,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更加重视筛查,必要时可进行基因检测。发现任何乳房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乳腺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
鼻子里有个血管瘤可能会经常出血,具体是否出血与血管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受到刺激有关。血管瘤是一种由血管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通常表现为鼻腔内红色或紫红色的肿物。
较小的血管瘤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受到外力摩擦、擤鼻涕或干燥环境刺激时偶尔出血。这类血管瘤出血量通常较少,可自行停止,患者可能仅表现为鼻涕带血或轻微渗血。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挖鼻等行为有助于减少出血概率。
较大的血管瘤或位于鼻中隔前段等易受刺激部位的血管瘤更容易频繁出血。这类血管瘤可能因局部血流丰富、血管壁脆弱而反复出血,甚至出现喷射状出血。部分患者可能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生自发性出血,出血量较大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长期反复出血还可能导致贫血等并发症。
建议出现鼻腔反复出血时及时就医检查,通过鼻内镜或影像学明确血管瘤性质。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建议观察随访、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日常生活中应保持鼻腔清洁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控制血压稳定也有助于减少出血风险。若突发大量出血可采取坐位前倾、捏紧鼻翼压迫止血,并尽快就医处理。
儿童脑炎早期症状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物理降温、密切监测等方式治疗。儿童脑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寄生虫感染、疫苗接种反应等原因引起。
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炎早期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注射液、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效果显著,更昔洛韦适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利巴韦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效。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出现皮疹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停药。
针对发热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头痛明显时可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持续呕吐患儿需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抽搐发作需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疗。
自身免疫性脑炎早期可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冲击治疗,重症患者联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急性期后可使用硫唑嘌呤片维持治疗,需定期监测淋巴细胞亚群。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机会性感染,避免接种活疫苗。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措施,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肤。保持室温22-24℃,减少衣物包裹。冰袋冷敷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每次不超过20分钟。物理降温同时需补充足够水分,观察有无寒战反应。
每小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瞳孔变化及意识状态。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监测血氧饱和度。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复查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出现呼吸节律改变或瞳孔不等大需立即处理。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持续发热、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脑炎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强光刺激。恢复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饮食,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出院后定期神经科随访,监测认知功能及运动协调性,必要时进行康复训练。注意手卫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按时完成计划免疫接种。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通过中药方剂调理,常用方剂有固冲汤、归脾汤、两地汤、清热固经汤、举元煎等。功能性子宫出血多由脾虚、血热、肾虚、血瘀等因素引起,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选用合适方剂。
固冲汤由白术、黄芪、煅龙骨等组成,适用于脾虚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多见经血淋漓不尽、色淡质稀,伴有气短乏力等症状。该方通过健脾益气达到固冲止血目的,现代研究表明其能调节子宫内膜血管收缩功能。使用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阴虚血热者不宜。
归脾汤含人参、白术、当归等药材,主治心脾两虚所致崩漏。常见经量过多、血色淡红,伴随心悸失眠等症。方中黄芪补气摄血,龙眼肉养血安神,对激素紊乱引起的出血有调节作用。服药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感冒发热时应暂停使用。
两地汤由生地、地骨皮等组成,针对阴虚血热型出血。症状表现为经血深红黏稠、潮热盗汗。方中生地凉血养阴,地骨皮清虚热,能降低子宫内膜炎症反应。脾胃虚寒者需配伍温中药使用,服药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清热固经汤含黄芩、栀子等成分,适用于实热型子宫出血。患者多见经血鲜红量多、口渴便秘。该方通过清热凉血改善子宫内膜充血状态,临床观察显示能缩短出血周期。体质虚寒或经期腹痛者慎用,服药期间禁食羊肉等发物。
举元煎以人参、升麻为主药,治疗气虚下陷型崩漏。症状特点为经血清稀、小腹坠胀。方中升麻升举阳气,配合阿胶养血止血,对子宫收缩乏力有效。高血压患者需调整剂量,服用时忌与萝卜同食以免降低药效。
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需坚持1-3个月经周期,服药期间记录出血情况供医师调整方案。配合艾灸三阴交等穴位可增强疗效,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若出现药物过敏或出血加重应立即停用并就诊,贫血患者需同步补充铁剂。日常可食用乌骨鸡、桂圆等补血食材,但须与中药服用间隔2小时。
治疗脑积水的中药方主要有五苓散、真武汤、补阳还五汤、苓桂术甘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脑积水在中医属于“解颅”“痰饮”范畴,多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痰瘀阻络有关,需辨证使用中药。
五苓散由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效。适用于脑积水辨证为水湿内停者,常见头重如裹、呕吐清水、小便不利等症状。方中茯苓、猪苓利水消肿,桂枝温通阳气,促进水液代谢。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
真武汤含茯苓、白芍、生姜、白术、附子等,能温阳利水、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肾阳虚型脑积水,表现为畏寒肢冷、水肿、舌淡苔白滑。附子温补肾阳,茯苓健脾渗湿,生姜散寒化饮。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避免附子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补阳还五汤以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等为主,可益气活血、化瘀通络。针对痰瘀阻络型脑积水,见头痛固定、肢体麻木、舌暗紫等症状。黄芪补气行水,地龙通络利水,当归尾活血化瘀。出血倾向者需谨慎使用。
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功能健脾化饮、温阳利水。适用于痰饮上泛型脑积水,症见眩晕呕吐、胸闷心悸。桂枝通阳化气,茯苓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湿热内蕴者不宜单独使用。
半夏白术天麻汤含半夏、白术、天麻、茯苓等,能化痰熄风、健脾祛湿。主治痰浊蒙窍型脑积水,表现为头昏沉重、恶心痰多、耳鸣。半夏化痰降逆,天麻平肝熄风,白术健脾除湿。阴虚风动者需配伍滋阴药物。
中药治疗脑积水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证型选择方剂并动态调整。服药期间应低盐饮食,避免生冷油腻食物,监测头痛、呕吐等症状变化。若出现视物模糊、意识障碍等加重表现,须立即就医。可配合针灸百会、风池等穴位辅助利水,但不可替代正规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