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检查方式?
病情描述:
通过什么检查方式可以诊断出是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倪新海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可通过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造影、心脏核素显像等方式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心肌缺血情况。

    1、心电图

    静息心电图是基础检查项目,可记录心脏电活动变化。心绞痛发作时可能出现ST段压低或T波倒置等心肌缺血表现。该检查无创且便捷,但部分患者静息状态下心电图可能正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运动负荷试验

    通过平板运动或踏车运动增加心脏负荷,观察心电图变化。当运动诱发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可显示ST段动态改变。该检查能评估运动耐量及心肌缺血阈值,但对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需谨慎选择。

    3、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采用CT扫描技术重建冠状动脉三维图像,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该检查无需插管,适用于中低风险患者的筛查,但对心率控制及造影剂过敏者存在限制。

    4、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导管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直接观察血管狭窄部位和范围。该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同时进行介入治疗,但属于有创操作,需评估出血风险和肾功能。

    5、心脏核素显像

    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后,通过显像技术观察心肌血流分布。静息与负荷状态下的对比可识别缺血心肌区域,对多支血管病变评估具有优势,但检查费用较高且需接触辐射。

    确诊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后,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如硝酸甘油片缓解急性发作,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若出现胸痛频率增加或持续时间延长,应立即就医评估是否进展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相关文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怎么治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很痛苦,属于心脏病中的一种疾病,危害巨大,会导致很多并发症的出现,一定要及早处理。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这种疾病,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控制呼吸衰竭这种不良症状,否则后果严重,此外,可以考虑在家里做一些长期家庭氧疗。
肺源性心脏病心胸比例是怎么回事
心脏病现在十分常见,而肺源性心脏病则是需要及时重视起来的一种,而肺源性心脏病心胸比例是因为患病之后,不仅仅是需要观察心胸比例,同时也需要检查一下心脏大小,因为心脏位于胸腔内,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比例大约在0.5左右,即心脏和胸廓比例大约为0.5,如果超过正常值称为心脏增大。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下肢水肿的原因
慢性肺心病下肢水肿可能是由于肺血管阻力增大,右心呼气所需收缩力增大所致。在肺心病患者中,右心功能障碍,射血能力下降,血流受阻,导致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和腹腔积液,所以一定要及早做治疗,要积极的控制感染,尽量避免病情的复发。
肺源性心脏病能治好吗
心脏病的种类有很多,肺源性心脏病是其中一种,是老年人很容易出现的疾病之一,只要治疗方法正确一般是可以被治愈的,但每一个人的情况不同,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定,积极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缺血性心肌病的症状
缺血性心肌病是由于长期的心肌灌注不足,导致的心肌结构性改变。心脏彩超上主要表现为心脏增大、心肌变薄,心脏的结构出现改变。症状上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的症状以及心衰的症状,心肌缺血的症状可有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心慌等症状,呈发作性,休息后可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