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多发性骨髓瘤必须做的检查主要有血清蛋白电泳、骨髓穿刺活检、影像学检查、尿本周蛋白检测、血钙与肾功能检测。
血清蛋白电泳用于检测血液中异常增多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出现M蛋白峰,表现为γ区带异常增高或单一窄带。该检查可初步筛查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但需结合其他结果综合判断。若发现异常,需进一步做免疫固定电泳明确类型。
骨髓穿刺是确诊多发性骨髓瘤的核心检查,通过髂骨或胸骨穿刺获取骨髓样本。病理检查可见浆细胞比例超过10%,且伴有克隆性增殖证据。活检能明确浆细胞形态、分布及浸润程度,同时可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对疾病分型和预后评估具有决定性意义。
全身低剂量CT或PET-CT可发现溶骨性骨质破坏,典型表现为颅骨、脊柱或骨盆的多发穿凿样缺损。X线全身骨骼检查虽成本较低,但对早期病变敏感性不足。MRI对评估脊髓压迫和软组织浸润更具优势,尤其适用于非分泌型骨髓瘤的诊断。
约20%患者尿液中可检出游离轻链蛋白,即本周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尿免疫固定电泳可提高检出率。轻链型骨髓瘤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损害,该检查对疾病分型及监测肾功能并发症有重要价值,需注意留取晨尿或24小时尿液标本。
高钙血症和血肌酐升高是骨髓瘤常见并发症。骨质破坏导致钙释放入血,轻链蛋白沉积可引发肾小管损伤。需定期监测血清钙、磷、尿素氮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评估CRAB症状中的钙代谢异常和肾功能损害,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与上述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确诊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病理性骨折,饮食需控制高钙食物摄入并保证优质蛋白补充。治疗期间需监测感染风险,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所有检查与治疗需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规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