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确实是心律失常的高发期,寒冷刺激、血压波动、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均可能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
寒冷天气会导致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管收缩加剧,心脏负荷随之增加。这种生理性应激反应容易引发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更易因冬季血压波动出现室性早搏甚至房颤。同时低温环境下血液黏稠度上升,心肌供氧不足可能诱发传导阻滞。冬季高发的流感、肺炎等呼吸道感染,也可能通过炎症反应间接影响心脏电活动。
部分特殊人群冬季心律失常风险更为突出。老年人群体温调节功能减退,寒冷暴露后易出现严重心动过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冬季因体液潴留加重,更易发生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受低温影响可能出现窦房结功能紊乱。少数对冷空气过敏的个体可能因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引发窦性停搏。
建议冬季注意保暖防寒,避免清晨低温时段剧烈活动。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心率,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若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持续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保持适度室内湿度,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呼吸道。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富含镁、钾的坚果和深色蔬菜,有助于维持心肌电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