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血红蛋白量偏高可能由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肝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原因引起。
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异常,红细胞体积减小但血红蛋白浓度代偿性增高。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可通过铁剂补充治疗,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
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影响红细胞成熟,导致血红蛋白在未成熟红细胞内异常堆积。伴随舌炎、手足麻木,需补充叶酸片、维生素B12注射液、甲钴胺等药物。
肝脏功能异常影响脂质代谢,导致红细胞膜胆固醇沉积使体积增大。可能伴随黄疸、肝区疼痛,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甘草酸二铵、水飞蓟宾、双环醇等保肝药物。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基因缺陷导致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分布不均。表现为溶血性贫血,需脾切除或输血治疗,必要时使用去铁胺减少铁过载。
建议完善铁代谢、维生素水平检测及外周血涂片检查,避免自行补铁。日常注意均衡膳食,适量增加瘦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造血原料的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