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可通过补液支持、抗生素治疗、对症处理、饮食调整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食用受污染海产品、生食交叉感染、免疫力低下、慢性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
轻中度脱水患者需口服补液盐溶液,严重脱水者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电解质溶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重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头孢曲松等抗生素,该病可能与肠道黏膜损伤、菌血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水样便、发热等症状。
腹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山莨菪碱解痉,呕吐频繁者可选用甲氧氯普胺止吐,发热超过38.5℃时建议物理降温或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急性期禁食6-8小时后逐步尝试米汤、藕粉等流质,症状缓解后过渡至低脂少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
治疗期间需监测尿量及精神状态,恢复期2周内避免生冷海鲜,加工水产品需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超过90℃并持续1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