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胎儿室间隔缺损属于可干预的先天性心脏病,缺损较小者可能自愈,缺损较大者需出生后手术矫正。
1、缺损大小:
缺损小于3毫米的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有较高自愈概率,出生后定期随访即可;缺损超过5毫米或肌部缺损需评估血流动力学影响。
2、合并畸形:
单纯室间隔缺损预后较好,若合并染色体异常或其他器官畸形,需综合评估胎儿生存质量。
3、心功能状态:
通过胎儿超声监测心室扩大、肺动脉压力等指标,无心力衰竭表现者可继续妊娠。
4、干预手段:
出生后可采用经导管封堵术或直视修补术,目前新生儿心脏手术成功率较高。
建议由产科医生联合小儿心脏科医师进行多学科评估,根据缺损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多数患儿经治疗后能正常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