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主要由钙缺乏引起,其他关键矿物质包括磷、镁、维生素D。钙磷代谢失衡、镁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均可加速骨量流失。
钙是骨骼主要成分,长期摄入不足会导致骨密度下降。建议通过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补充,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钙、枸橼酸钙、乳酸钙等钙剂。
磷与钙共同维持骨结构,但过量磷摄入会抑制钙吸收。避免碳酸饮料等高磷食物,适当食用瘦肉、蛋类补充,严重缺乏时需使用磷酸盐制剂。
镁参与骨基质形成,缺乏可导致骨脆性增加。坚果、全谷物富含镁,必要时可补充门冬氨酸镁、氧化镁、柠檬酸镁等镁剂。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不足时易引发骨质疏松。多晒太阳,食用海鱼、蛋黄,临床常用维生素D2、维生素D3、骨化三醇等药物补充。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进行负重运动,定期监测骨密度,合并骨折高风险时需及时就医评估药物治疗方案。